本報訊 (記者韓昱)3月26日,2025年中央部門預算集中向社會公開。就此,財政部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時表示,近年來,財政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推動我國預算公開取得新進展。
“在各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政府預算公開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預算公開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預算數據已基本實現‘應公開盡公開’,財政透明度明顯提升,為建立現代預算制度提供了重要支撐。”該負責人表示。
針對2025年中央預算公開情況和主要內容,該負責人介紹,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做好預算公開工作意義重大。財政部依法依規認真做好2025年中央預算公開工作,并指導中央部門按規定做好中央部門預算公開。
在中央政府預算公開方面,內容涵蓋中央四本預算情況、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分地區預算情況和有關說明。具體包括:一是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情況及其變動說明;二是中央社會保險基金收支和結余情況;三是政府債務余額限額情況;四是48個轉移支付項目分地區情況及其說明。
在中央部門預算公開方面,內容涵蓋部門總體收支預算情況、財政撥款收支預算情況以及重點事項說明等。具體包括:一是部門收支總表、部門收入總表、部門支出總表、財政撥款收支總表、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表、財政撥款預算“三公”經費支出表等9張報表。二是對預算收支增減變化、機關運行經費安排、“三公”經費、政府采購、國有資產占用、預算績效管理、提交全國人大審議的項目等情況予以說明,并對專業性較強的名詞進行解釋。
此外,為使公眾找得到、看得懂、能監督,各部門的部門預算除在本部門網站公開外,繼續在財政部門戶網站設立的“中央預決算公開平臺”集中公開,方便人民群眾監督政府財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