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秋糧累計收購量超3億噸,相當于2024年秋糧產量的60%。秋糧主要包括水稻、玉米、大豆,占全年糧食產量七成以上,主要分布在東北、黃淮海、長江中下游、西南地區等13個糧食主產區。
我國糧食收購主要包括夏糧和秋糧。秋糧收購的時間跨度較長,通常從前一年的9月下旬開始,一直持續到來年的4月底。目前,全國玉米、大豆收購量分別超1.9億噸、1000萬噸,均為近年來較高水平。中晚稻旺季收購今年2月底已經結束,共收購1.05億噸,市場價格總體平穩,優質優價特征明顯。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 羅守全:為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國家有關部門在黑龍江等糧食主產省,啟動了中晚稻最低收購價收購,最大限度滿足農民售糧需要,累計收購最低收購價稻谷711萬噸,占稻谷收購總量的7%。
玉米大豆購銷活躍 市場價格回升
去年以來,國內玉米市場價格階段性低位運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綜合施策,推動糧食價格保持在合理區間,保護種糧農民積極性。
這幾天,記者在黑龍江省雞東縣這家糧食收儲點看到,現場一片繁忙,玉米收購量超過了1萬噸。
黑龍江省雞東縣永安鎮永安村種糧戶 許崇斗:這不春耕馬上要開始了,我們把自己家的余糧都送到這賣了備春耕,我家種了100多畝地,賣了10多萬塊錢。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種糧戶 李世堂:賣這個糧款繼續買種子化肥,購買農資還有柴油。
從2024年12月至今,中儲糧吉林分公司三次增儲玉米,全省48家收儲庫點敞開收購。在長春直屬庫雙陽分庫,裝滿玉米的貨車正在有序入倉。
中儲糧長春直屬庫雙陽庫區負責人 王峰:每天入庫量最高峰在5000噸左右。我們現在采用的是封閉化驗,扦檢分離,做到公開公正公平,服務于農戶。
截至目前,中儲糧在各玉米主產區共布設收購庫點超過400個,3月份新增一批收儲庫點,進一步擴大收儲規模,積極穩市場穩預期。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 羅守全:目前玉米和大豆市場價格,均比去年12月份,每噸上漲100元至200元,反映了各類市場主體看好后市的積極心態。
科技助力糧食產業迭代升級
糧食市場購銷活躍,不少地方也在持續強化科技支撐,助力糧食全產業鏈迭代升級。
總臺央視記者 蔣樹林:這里是浙江嘉興的嘉善,它是浙北糧倉重要的生產基地,這里有省級鄉村振興糧食全產業鏈,也就是說一粒稻谷從入倉、烘干、存儲到最后的銷售、加工,實現了全產業全鏈路監管。
浙江嘉善西塘現代糧食全產業鏈成員 卞青青:我們不需要到烘干機設備現場,我們通過這個孿生系統,就可以實時監測8臺烘干機。每天可以烘干240噸的原糧稻谷。
烘干之后,進入糧食產業的后半段——加工銷售。記者看到,儲存在筒倉里的稻谷結束了它的“睡眠期”,通過一條條傳輸帶,傳送至碾米機,開啟從稻谷到大米的變身。
浙江嘉善西塘現代糧食全產業鏈成員 卞青青:我們這個項目集成度是比較高的,機械化程度相對較高,整個園區從加工到生產到存儲,需要兩名左右工作人員就可以完成。
人雖少但卻能辦大事,只需兩人就可以管理全年1萬噸糧食的烘干、收儲與加工以及后續多個環節工作。這背后當然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助力。整個基地采用“數字孿生+數智管理”的方式,實現糧食全產業鏈的升級迭代。
目前,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正持續加強糧食市場監測和形勢分析,統籌市場化收購和政策性收儲,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入市,增強市場購銷活力,確保秋糧旺季收購順利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