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文件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方面給出了明確的方向和實施路徑。
文件提出“創新鄉村振興投融資機制”,并加大了財政金融對農業農村領域的支持力度,這一舉措無疑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受訪專家認為,這些舉措將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多方資金匯聚,有利于改善鄉村基礎設施,推動農業現代化,促進資金向欠發達地區傾斜,讓鄉村和城市享受一樣的優質公共服務,實現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資金來源,加快構建財政金融共振模式是有力有效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必要舉措。
在貨幣政策方面,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運用再貸款、再貼現、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等貨幣政策工具,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鄉村振興領域資金投放。支持金融機構發行“三農”專項金融債券。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鄉村振興債券。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說,央行通過再貸款、再貼現、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等貨幣政策工具,使金融機構有更多資金用于向鄉村振興領域的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戶等主體發放貸款,滿足他們在農業生產、農村產業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資金需求,增強金融機構支持鄉村振興的能力和意愿,引導金融資源向鄉村傾斜。
值得注意的是,“三農”專項金融債券是近3年來中央一號文件首次被提及,市場對此也比較關注。
杜陽表示,支持金融機構發行“三農”專項金融債券,金融機構可以將籌集的資金精準投入鄉村振興的重點項目和領域,如農村的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農村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促使金融機構更加注重對“三農”業務的拓展和創新,開發更多適合農村市場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提高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質量和效率。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稱,支持發行涉農專項債券,有助于降低鄉村融資難度。
在財政方面,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優先保障農業農村領域一般公共預算投入,強化績效管理和?激勵約束。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對農業農村領域重大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
在業界看來,這一系列財政政策的實施,將為農業農村領域的發展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
郭一鳴對記者說:“財政和貨幣政策相結合,帶動社會資本,為鄉村發展提供穩定資金,加速鄉村建設的進程。”
此外,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創新鄉村振興投融資機制。
杜陽表示,創新投融資機制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傳統資金投入方式和融資渠道難以滿足鄉村發展日益多元化的融資需求。通過創新投融資機制,可以引入更多的社會資本,促進資金高效配置。
杜陽舉例說明,例如,可以通過PPP模式、金融創新產品(如鄉村振興債券)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私人和社會資本進入鄉村建設,增強資金的持續性和活力。此外,創新機制能夠確保資金有效到達農村基層,推動農業現代化和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