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冀川
近日,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了《南京市推進國家“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建設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這一方案的出臺,標志著南京市在推進“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方面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去年11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首批“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南京、武漢、青島等10個城市共同入選。此次南京率先出臺了《實施方案》,這一舉措不僅彰顯了南京在科技創新和信息通信產業方面的堅實基礎,也展現了南京打造“5G+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新藍圖。
《實施方案》聚焦“5G+工業互聯網”在制造業的深度應用,明確了未來三年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實施方案》提出,以江寧區、江北新區兩個區域為主承載核心建設區,培育全鏈自主的“5G+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到2027年底,力爭“5G+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達3500億元。這一目標體現了南京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方面的雄心壯志。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袁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5G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普及,工業互聯網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南京市此次出臺《實施方案》,正是順應了這一發展趨勢,通過政策引導和具體行動舉措,推動工業互聯網的加速發展。
袁帥認為,未來,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應用,將進一步提升工業互聯網的智能化水平和應用效能。南京市以江寧區、江北新區兩個區域為主承載核心建設區,培育全鏈自主的“5G+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這一舉措也將有助于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吸引更多的企業和資源投入到工業互聯網領域,推動產業生態的構建和完善。
在具體措施方面,《實施方案》圍繞升級網絡設施、技術產品、融合應用、產業生態和公共服務等五個方面,提出了19條具體行動舉措。特別是在智能制造領域,《實施方案》提出,利用5G-A超大上行、無源物聯、通感一體、Redcap輕量化等關鍵技術,率先打造一批工業領域典型場景應用。開展5G+北斗規模化應用,基于北斗授時系統的5G-A確定性網關構建5G高精度工業現場時鐘網絡和工控系統。這些創新舉措直擊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痛點與難點。
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通過“5G+工業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我國制造業正逐步從成本優勢向效率優勢、質量優勢轉變,這一轉變將顯著提升我國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試點城市建設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了實踐樣本,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隨著試點建設的深入推進,我國制造業將迎來新一輪創新發展機遇,在全球制造業競爭中占據更有利地位,這一進程不僅將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更將為全球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