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冀川
1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介紹了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他表示,2024年網絡基礎能力顯著提升,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移動通信和光纖寬帶網絡,5G基站達到425萬個,千兆用戶突破2億,實現“縣縣通千兆,鄉鄉通5G”。對于2025年工作,張云明表示,要完善“雙千兆”網絡升級政策,試點部署萬兆光網,有序推進算力中心建設布局優化。
萬兆光網試點已啟動
“雙千兆”網絡是以5G和千兆光網為代表的固定和移動寬帶網絡的演進升級,萬兆光網是下一代光網絡的升級演進方向,是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戶將能夠享受到更加流暢、穩定的網絡體驗,無論是下載大型文件、觀看高清視頻還是進行遠程醫療、虛擬現實等應用,都將變得更加輕松便捷。
2021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實施“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扎實推動千兆光網建設發展。今年1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開展萬兆光網試點工作的通知》,目標到2025年底,在有條件、有基礎的城市和地區,聚焦小區、工廠、園區等重點場景,開展萬兆光網試點。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區塊鏈與數據要素專業委員會主任、首席數字經濟學家陳曉華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雙千兆”網絡普及與萬兆光網的試點,對多個行業領域產生帶動作用。在制造行業,網絡速度的提升將使得智能制造、遠程監控、自動化生產等進一步推廣,從而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在交通行業,將為智能交通系統提供強大的網絡支撐,實現車輛與道路、車輛與車輛之間的實時通信和協同工作。在醫療行業,遠程醫療、智能影像輔助診斷等應用將變得更加普及和高效,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
陳曉華說:“萬兆光網的高帶寬和低延遲特性,能夠顯著提升交易處理速度和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增強網絡安全性,這將促進區塊鏈與物聯網的深度融合,推動數字經濟的新一輪發展。同時,萬兆光網為智能制造提供了強有力的網絡支撐,通過優化設備監控與數據處理流程,使得生產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對于家庭用戶來說,萬兆光網可以支持家庭云存儲和交互向本地化體驗演進,家庭顯示將向高分辨率、3D沉浸式演進,這將為用戶帶來更加流暢、穩定的網絡體驗,推動家庭娛樂產業的創新和發展。”
網絡提速助力算力資源優化配置
“雙千兆”網絡與萬兆光網也為算力產業的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網絡技術的飛躍不僅能極大地提升數據傳輸的速度和效率,更使得算力資源能夠跨越地域限制,實現快速傳輸和共享。這種高效、穩定的網絡支撐,無疑將促進算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石。
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算力中心建設規模在近年來不斷擴大,但算力供需不均衡和品種錯位的問題依然存在。
鄭磊說:“當前算力中心建設正在向中西部和偏遠地區布局,相關政策也在推動算力資源跨地區、跨行業高效調度,算力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通過‘雙千兆’網絡的升級與萬兆光網的賦能,以及政策的引導和市場的驅動,算力產業將實現更加優化、高效的發展,為數字經濟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余豐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有序推進算力中心建設布局優化是當前算力產業發展的重要任務。為加強算力調度,全國或區域性的算力調度平臺正在積極籌建中,有望實現算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算力資源利用效率,為算力中心運營企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