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黃盛)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今日開展9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最高投標利率2.30%,最低投標利率1.90%,中標利率2.00%。操作后,MLF余額為62390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11月MLF操作利率較上月持平。也即,在9月25日的MLF操作中,MLF利率下行0.3個百分點,10月、11月則保持不變。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近期政策利率和LPR報價等市場基準利率保持穩定。淡化政策利率色彩后,MLF操作利率“隨行就市”,會跟進市場利率同步波動。
東方金誠首席分析師王青向記者表示,近期政策利率、LPR報價等市場基準利率及MLF操作利率保持穩定,根本原因在于一攬子增量政策出臺后,10月宏觀經濟景氣度上行,樓市顯著回暖,主要經濟指標普遍改善,當前進入政策效果觀察期。現階段的重點是將9月“有力度”的政策性降息及10月LPR報價大幅下調效應向實體經濟傳導,引導企業和居民融資成本下行,持續激發投資和消費動能,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MLF延續縮量續做,表明央行將繼續通過國債買入、買斷式逆回購等多種工具配合熨平市場資金面波動,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向記者表示,央行自今年3月以來持續縮量續做MLF,當前余額已降至6萬億元附近,表明在新的貨幣政策框架下,央行也在繼續淡化MLF的作用,優化貨幣政策工具箱的品類和期限結構,進一步提升調控的靈活性和精準性。
另據了解,目前,央行已將MLF與公開市場操作分開發布,進一步體現了與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作為政策利率的差異,推動MLF回歸中長期流動性供給工具的定位。
央行前不久發布的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強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導作用,發揮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和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效能,提升金融機構自主理性定價能力,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持續豐富貨幣政策工具箱,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深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研究適當收窄利率走廊的寬度,引導貨幣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中樞平穩運行,逐步理順由短及長的傳導關系;強化利率政策執行,充分發揮利率自律機制作用,規范市場競爭行為,維護市場競爭秩序,著力穩定銀行負債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