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李喬宇)2024年11月15日,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聯合中關村智庫正式發布“中關村企業年度報告”之《中關村企業年度發展報告(2024)》。這也是繼《中關村新三板企業成長力報告》《中關村上市公司競爭力報告》全新改版后首次發布。2023年,在頭部企業的帶動下,中關村企業業績保持平穩增長;資本市場改革利好企業北交所上市;企業勇擔社會責任,ESG披露數量及質量進一步提升。
2023年,中關村新增上市公司數量為21家,其中北交所7家,1家企業A+H股上市。中關村上市公司總市值為9.31萬億元,21家企業市值超千億元。新三板企業中,新增掛牌企業32家,延續雙位數增長趨勢;摘牌企業數量連續三年持續減少。2023年摘牌企業數量為81家,同比下降7.95%。7家企業成功轉板北交所。
2023年,中關村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為12.07萬億元,同比增長6.99%;凈利潤為4383.97億元,同比增長83.30%。26%的企業營業收入實現增長,且連續兩年實現盈利且凈利潤實現增長,其中,增長率不低于20%的企業有35家。新三板方面,總營業收入為1776.05億元,同比增長4.06%;凈利潤總額為43.31億元,同比增長163.12%。48家企業連續兩年實現盈利,且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長率均不低于20%。
2023年,93%的中關村上市公司披露研發費用,研發費用合計4169.76億元,同比增長6.43%;研發強度持續增長,在2023年達到3.99%。9家研發費用、研發強度及營業收入均排名前100。279家中關村A股上市公司專利授權量合計達到9667件;315家企業有效發明專利達到40051件,同比增長12.94%;44家公司申請PCT專利2060件。新三板企業中,80%的中關村新三板企業披露研發費用,規模合計78.78億元,同比增長1.98%;平均研發強度為4.88%,近四成企業研發強度不低于10%。9家企業研發費用不低于1億元。用友金融、優炫軟件及九恒星等3家企業營業收入、研發費用均排名前100,且研發強度均超過10%。專利產出成果豐碩,發明專利授權量占比首次突破30%。
248家中關村上市公司發布ESG報告,較2022年增加44家。256家(60.64%)中關村A股上市公司ESG評級在BBB級及以上,占比上升4.12個百分點,其中,評級獲得提升的企業有120家,評級持平的企業有209家。314家北京市A股上市公司進行現金分紅,全年實現現金分紅9430.81億元。此外,81家中關村新三板企業實施分紅,分紅總額23.18億元。
為全面客觀反映北京市民營上市公司的發展狀況及競爭力,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推出《頭部民營企業發展現狀分析報告——以A股2023年營業收入前1000名民營企業為例》專題,探討北京市頭部民營上市公司發展的優勢及挑戰,并提出針對性建議;針對當前資本市場重點關注的“新國九條”及相關配套細則對企業A股上市的影響、中關村企業分紅、市值管理等企業和資本市場關注的熱點進行調查、深入分析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