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毛藝融)11月5日,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交易所”)宣布,計劃于2025年透過網上平臺數碼化及自動化交易所買賣產品(以下簡稱“ETP”)的實物申購及贖回機制,仍需待系統準備就緒及取得監管批準。
圖片來源:香港交易所官網
此平臺將整合到ETP一級市場的申購及贖回機制中,并應用分布式分類帳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簡稱DLT)及智能合約將主要的ETP市場參與者聯系起來,以提升整體ETP市場效率,推動其二級市場活動持續增長。
香港交易所交易所產品買賣主管Jean-Francois Mesnard-Sense表示:“在活躍多變的市場環境下,速度和效率至關重要。ETP是香港交易所旗下增長最迅速的產品之一,數碼化的優化措施不僅能簡化市場參與者的操作流程,也有助提升產品生態圈流動性和ETP市場的活力,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該項優化措施是香港交易所集團不斷致力提升旗下ETP生態圈的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其中一環,旨在取代現有的若干人手和紙本作業,簡化ETP的申購及贖回流程,從而推動市場活動。
香港交易所近年一直致力推動ETP市場發展,落實的相應措施包括于2019年在香港采納國際中央證券存管機構結算模式(ICSD);2020年實施新價位表及新持續報價莊家責任機制;2022年將ETF納入互聯互通合資格證券。
自2020年以來,香港交易所的ETP業務每年增長29%,于2024年首十個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達到179億港元,打破2023年全年的相關金額,創下新高。截至2024年10月底,于香港交易所上市的ETP共有194只,參與其中的發行人共有2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