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寇佳麗
10月2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最新中國企業信用指數。
市場監管總局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企業信用指數為157.35,前三季度企業信用水平保持總體穩定的發展態勢。
9月份當月,中國企業信用指數為158.36,比8月份高1.30點,小幅上升。其中,可靠性分指標、經營性分指標、財務性分指標總體穩定,合規性分指標、監管性分指標環比增加,新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企業數量減少,新增企業數量增多,企業合規經營穩定性向好,市場預期改善、信心增強,經濟呈企穩態勢。
整體看,當前,中國企業信用指數呈現出以下主要特點:全國企業信用水平高位波動、區域企業信用水平積極向好、行業企業信用水平穩步提升。
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個季度中國企業信用指數分別為159.00、158.90、157.35,反映出前三季度在國內外環境復雜多變、外部環境變亂交織、國內經濟處在結構調整轉型關鍵階段的情況下,我國經濟保持總體穩定的支撐基礎依然扎實。
“企業信用指數在較高水平保持穩定,有助于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信用狀況良好的企業不僅容易獲得市場認可、資金和人才等關鍵資源,還能激發市場活力,帶動更多企業積極參與市場良性競爭,助力市場整體繁榮發展。”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分行業看,金融業等表現亮眼。據市場監管總局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信用指數排名前五的行業分別為金融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建筑業和教育,該季度行業間信用水平差距縮小,行業發展更加均衡協調。隨著制造業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推進,第三季度制造業排名較上一季度大幅上升,經濟向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蘭日旭表示,行業間信用水平差距的縮小意味著信用風險更加分散,沒有過度集中于單一行業,這對于整體市場信用風險的降低是有益的。前三季度,我國企業信用狀況的總體平穩,反映出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廣度和深度;隨著《全國市場監管系統深化信用提升助力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等增量政策效用的釋放,四季度,中國企業信用指數有望取得更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