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26日電 (記者孫紅麗)國務院新聞辦2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進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有關情況。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表示,當前,經濟全球化遇到一些回頭浪,但開放合作依然是歷史潮流。商務部全力支持浦東新區深化開放創新,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促進為各國開放合作提供新機遇。
一是推進制度型開放。2023年6月,商務部報請國務院印發《關于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的若干措施》,推出33項高水平開放舉措,在上海等地區率先開展試點。12月,報請國務院印發《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總體方案》,推出80項政策舉措,聚焦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知識產權、政府采購等重點領域,加大壓力測試力度,打造國家制度型開放試驗區。
二是支持雙向投資合作。推動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深入清理“準入不準營”等負面清單之外的隱性壁壘,保障外資依法平等進入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持續優化對外投資的管理服務,在包括上海市在內的全國12個省市區推廣使用對外投資電子證照,進一步提升便利化水平。支持上海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推進科技、教育、金融、健康醫療等8個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推動政務服務、人才保障、爭端解決、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體制機制改革,促進上海市及浦東軟件園等重點開放平臺優化營商環境,實現示范發展。
三是促進跨境貿易創新發展。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支持上海市及浦東新區加強貿易促進與國際合作,高質量實施已生效的自由貿易協定,提升口岸通關、貨物流轉、跨境結算、商務人員往來等便利度,優化外貿發展環境。推動出臺關于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的有關政策文件,建立健全數字貿易促進政策,培育壯大數字貿易經營主體,催生數字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深化數字貿易領域國際合作。經國務院批準,在上海創建“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提出19項先行先試舉措,探索體制機制創新,并明確在浦東相關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打造中心功能區,建立跨境電商全球集散分撥中心等功能平臺,研究探索貨物進出倉海關監管新模式,推動發展保稅展示等新業態。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支持浦東新區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建設開放平臺、深化貿易投資合作,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創新,持續深化綜合改革試點,為浦東新區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提供支撐。”凌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