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18日電 (記者許維娜)如何理解“十四五”規劃中期報告中“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對于保質保量完成目標任務,特別是創新驅動發展、科技自立自強方面的任務,有哪些進一步舉措?
18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蘇社表示,“十四五”規劃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規劃。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對“十四五”規劃《綱要》實施情況進行了中期評估。2023年12月底,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7次會議審議了關于“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實施中期評估報告。
劉蘇社表示,從主要目標指標看,“十四五”前半程,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創新驅動發展成效明顯,民生福祉不斷增進,綠色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安全保障能力明顯增強,20項主要指標中16項基本符合或快于預期。
從重大戰略任務看,17個方面重大戰略任務總體進展順利,科技自立自強成效初顯,現代產業體系加快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區域協調發展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國家經濟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
從重大工程項目看,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堅持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等要素跟著項目走,加強調度和監測,強化要素保障,目前102項重大工程項目中,96項進展符合預期、6項基本符合預期,有力支撐了相關領域任務落實。
綜合各方情況看,“十四五”規劃《綱要》實施總體上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這兩個“過半”是在國際局勢急劇變化等各項困難和風險挑戰下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劉蘇社表示,“十四五”以來,創新驅動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新型研發機構數量超過2400家,高被引論文數保持世界第二位,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占全社會比重超過77%。
劉蘇社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繼續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扎實做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全力推進重點領域核心技術攻關。二是強化基礎研究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布局以及經費支持。三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四是完善科研人員培養使用機制,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人才吸引政策。
他透露,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和本質要求,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著力釋放內需潛力、提升創新能力、培育發展動力,著力深化改革開放、穩定社會預期、提振發展信心,以釘釘子精神持續抓好“十四五”規劃《綱要》各項目標任務落實,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