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劉鵬飛致辭。人民網記者 王天樂攝
人民網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喬雪峰)今日,由人民網主辦,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協辦的“2023年人民財經論壇”在人民日報社舉辦。論壇“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邀請各界嘉賓探討我國經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為國家發展激蕩觀點、貢獻智慧。
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劉鵬飛在致辭時表示,近年來,交通運輸部加快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我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郵政快遞網和世界級港口群,航空航海通達全球,綜合交通網總規模以及客貨運輸量和周轉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快遞業務量等主要指標位居世界前列。
交通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交通運輸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服務性、保障性作用。劉鵬飛指出,2023年,我國交通運輸經濟加快恢復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當前,交通運輸經濟持續穩定恢復,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貨物運輸量保持較快增長,一個人員和貨物高效流動的中國,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數據顯示,1至11月,我國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3.6萬億元,同比增長3.2%,持續保持高位運行;完成跨區域人員流動約556億人次,同比增長約35%;完成貨運量約500億噸,同比增長約8%;完成郵政寄遞業務約1463億件,同比增長約16%。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交通強國”,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對此,劉鵬飛表示,交通運輸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必須以自身的高質量發展服務保障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作出積極貢獻。
圍繞“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愿景,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全力做好交通物流保通保暢,推進綜合交通運輸一體化融合發展,努力打造“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讓美好愿景加快成為美好現實。
加快“三個轉變”,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推動交通發展由追求速度規模向更加注重質量效益轉變,由各種交通方式相對獨立發展向更加注重一體化融合發展轉變,由依靠傳統要素驅動向更加注重創新驅動轉變,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加快推進交通運輸新老業態融合發展,大力發展交通運輸新質生產力。
建設“四個一流”,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加快構建現代化交通基礎設施體系,大力發展平臺經濟、通道經濟、樞紐經濟、路衍經濟、低空經濟、郵輪經濟,加快融合、更好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進一步拓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縱深,不斷激發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活力。
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切實把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包容、韌性的價值導向落實到交通運輸工作各方面各環節,加快建設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
最后,劉鵬飛表示,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交通運輸行業將圍繞服務保障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構建可持續交通體系,著力做好增活力、防風險、穩預期、保暢通、降成本、提質效等工作,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實有力的交通運輸服務保障,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