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趙竹青)12月19日,傳播內容認知全國重點實驗室和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聯合舉辦的智能芯片應用場景及選型需求技術交流會暨“智越計劃”首次全體會議,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成功舉辦。來自政府、科研機構與產業界的80余家單位近兩百位代表參加會議。
當前,智能芯片已經成為大國科技博弈的核心領域,打造可用好用的智能芯片已成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隨著我國在芯片領域的持續研發和資源投入,涌現出大量滿足各應用場景需求的智能芯片產品,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同時也給應用單位智能芯片選型工作帶來了挑戰。本次交流會旨在讓應用單位能夠更深入及時地了解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品,解決智能芯片選型難的問題,為產業發展提供引導,共同建立協同創新發展的良性產業生態。
傳播內容認知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葉蓁蓁,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陳大紀,北京市西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桑硼飛,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林朝暉出席活動并致辭。
之江實驗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令仿、曙光智算副總裁明立波、浪潮信息首席AI架構師張云龍、世紀互聯集團高級副總裁吳健、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人工智能部副主任王玨、北京北龍超級云計算有限責任公司首席技術官甄亞楠、中國電子云研發副總裁劉年超,以及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的專家等十余位來自不同行業應用場景的智能算力需求單位代表,詳細闡述了目前行業的發展狀況和對智能芯片的實際使用需求,從多維度創新視角進行解析,與智能芯片企業深入研討。
會上,傳播內容認知全國重點實驗室專職副主任李君宣布智能芯片選型推薦活動正式啟動。“智越計劃”相關團隊將對國內各智能芯片企業及產品進行詳細調研和評測,涵蓋內容科技、大模型、金融、醫療、智能駕駛、云計算、智能工業、智慧城市等多個主流AI應用領域。首先,實驗室將基于與電子標準院、燧原科技、騰訊云、中國電子云、沐曦等“智越計劃”成員單位共同制定的《面向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的訓練/推理用人工智能芯片技術規范》對大模型領域進行智能芯片標準化評測工作。傳播內容認知全國重點實驗室科技發展部主任楊松發布了“智越計劃”相關成果《智能芯片標準化評測體系及算力應用白皮書》。
傳播內容認知全國重點實驗室由人民日報社主管、依托人民網建設。“智越計劃”取自“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由實驗室聯合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共同發起。目前,已有70余家產學研用單位參與“智越計劃”,包括知名科技企業、研究機構以及創新團隊等,期望能共同破解行業發展難題,推動智能芯片技術的發展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