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國將開展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
為更好推動優質普惠公共服務下基層、進社區,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近日由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各地方各部門貫徹落實。11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對《實施方案》以及我國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社區是城市公共服務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單元。社區雖小,卻連著千家萬戶,是承載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重要空間。當前,我國65%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居民主要生活在社區。”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劉明在發布會上表示,能否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普惠的公共服務、在“小社區”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是“關鍵小事”,更是“民生大事”。
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具體建什么?怎么建?
劉明介紹,《實施方案》明確,要按照規模適度、經濟適用、服務高效的原則,鼓勵開展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重點推廣和優先建設(改造)功能復合集成的社區嵌入式服務綜合體(社區服務中心),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務。暫時不具備條件的社區,可“插花”式分散建設功能相對單一的嵌入式服務設施。
“補齊社區設施短板是一個方面,依托設施為民服務才是我們的目的。”劉明談道,《實施方案》提出,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主要是面向社區居民,提供養老托育、社區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務、體育健身、文化休閑、兒童游憩等一種或多種服務。各地要按照精準化服務要求,優先和重點發展當前群眾急需緊缺的服務,比如“一老一小”、社區助餐、兒童托管等,逐步補齊其他服務,確保便捷可及、價格可承受、質量有保障。
《實施方案》還明確,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實施范圍覆蓋各類城市,優先在城區常住人口超過100萬人的大城市推進建設。綜合考慮人口分布、工作基礎、財力水平等因素,選擇50個左右城市開展試點,每個試點城市選擇100個左右社區作為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先行試點項目。到2027年,在總結試點形成的經驗做法和有效建設模式基礎上,向其他各類城市和更多社區穩妥有序推開,逐步實現居民就近就便享有優質普惠公共服務。
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副司長張雁在發布會上透露,自2024年開始,住房城鄉建設部將在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城市體檢工作,把城市體檢延伸到群眾身邊,將小區、社區、街區列為城市體檢的基本單元,查找出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公共活動場地、文化活動中心等設施配建不達標、功能不完善、服務不到位的問題短板,列出問題臺賬、錄入信息平臺并實施動態更新,為社區服務設施的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精準嵌入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