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13日電 (記者車柯蒙)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印發《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等文件,對稅務部門更好服務跨境納稅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出一系列新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稅務總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統籌指導各地稅務部門在服務“走出去”“引進來”實踐中推出多種各具特色的服務舉措,高質量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
在今年開展的主題教育過程中,稅務總局領導多次帶隊深入基層稅務部門和企業進行調研座談,不少納稅人期待稅務部門持續提升跨境稅收服務水平,幫助企業提高海外稅法遵從意識和能力。
近日,稅務總局在全面梳理國際稅收服務十年成果和總結提煉各地稅務機關創新做法的基礎上,聚焦服務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整合、優化、出臺一系列服務跨境投資者的務實舉措,推出了“稅路通”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品牌,建立健全跨境投資稅收服務長效機制,把服務延伸到跨境投資全周期,推動實現跨境投資“信息通”“政策通”和“服務通”,稅收服務更加專業化、規范化、國際化。
據介紹,“稅路通”服務品牌的主要內容可概括為“一二三四”:
一是指一個服務矩陣,即“稅路通”服務品牌及旗下各地稅務機關特色國際稅收服務平臺組成的服務矩陣。
二是指兩級服務團隊,即由各地稅務機關組成的基層服務團隊和稅務總局組成的專家團隊。
三是指三個服務機制,包括跨境納稅人溝通機制、稅收政策服務機制和涉稅訴求解決機制。
四是指服務跨境投資者的四個知識產品,分別是國別(地區)投資稅收指南、“走出去”稅收指引、海外稅收案例庫和跨境納稅人繳費人常見問題解答。
“稅路通”服務品牌的具體內涵可以概括為“信息通”“政策通”和“服務通”。
“信息通”是指稅務部門通過政策宣講、提供國別(地區)投資稅收指南、建立海外稅收案例庫和跨境納稅人繳費人常見問題解答等專業服務,實現跨境稅收服務產品“一站式”供應,幫助跨境納稅人了解東道國稅收投資環境和稅收爭議的法律救濟渠道,做好稅法遵從與風險防控,滿足跨境納稅人進入新的投資經營環境時“應知”的需求。
“政策通”是指稅務部門不斷完善跨境投資的稅收法律法規,包括稅收協定等國際條約,并加強政策解讀與輔導,建設國際化電子稅務局,利用數字化手段精準推送有關政策和風險提示,尤其是稅收優惠政策,為在華投資經營納稅人提供涉稅政策和法律確定性,幫助他們充分享受政策紅利,滿足跨境納稅人對稅收法律法規“應用”的需求。
“服務通”是指稅務部門組建專家團隊對跨境納稅人的需求做出及時、專業的響應,包括通過12366熱線、咨詢輔導等服務手段答疑解惑,通過優化征管降低遵從成本,通過預約定價安排等為復雜事項提供確定性,通過國內、國際法律救濟渠道解決跨境稅收爭議等,滿足跨境納稅人對具體問題“應答”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