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預計,美國明年出現衰退的概率為1/3。
美股9月開局艱難,納斯達克指數剛剛創下2016年以來最長連跌紀錄。能源價格波動加劇、美債收益率上升和美元走強持續打壓風險偏好,投資者正在評估歐洲能源危機以及美聯儲加息預期溢出效應的影響。機構開始下調增速預期,外界對于美國經濟軟著陸的擔憂有所升溫,而衰退模式下市場或迎來新一輪動蕩期。
加息重壓下美股或考驗前低
隨著上周美國非農報告顯示就業市場健康復蘇后,美聯儲貨幣緊縮趨勢正在持續推高美元和美債收益率,其溢出效應對各類風險資產的沖擊愈發明顯。
在美聯儲官員近期頻頻“吹風”的助推下,根據芝商所(CME)利率觀察工具FedWatch,周三市場預計美聯儲9月21日再加息75個基點至3.00%到3.25%的概率再次超過80%,而本輪利率峰值可能出現在2023年4月,屆時聯邦基金利率目標中值為3.9%。
傳奇投資人、資管巨頭GMO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策略師格蘭瑟姆(Jeremy Grantham)近日發文警告,美股“超級泡沫”破滅即將進入最終階段,要為“史詩級”結局做好準備。格蘭瑟姆認為,夏季反彈符合“超級泡沫”中熊市反彈的階段,而當下的超級泡沫是前所未有的多重泡沫危機組合,三大資產類別——住房、股票和債券在去年年底都被嚴重高估。更糟糕的是,商品和能源價格高位運行,而這些大宗商品沖擊往往會給長期經濟增長籠罩上一層陰影。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威爾遜(Mike Wilson)也預測美股將繼續探底,并可能跌破此前的年內低位。他認為,主要原因是美股上市公司營業利潤率的趨勢比預期的要差,同時這種負面趨勢將繼續下去。目前市場對上市公司盈利前景過于樂觀,伴隨市盈率開始下降,市場將在某個階段觸底,這可能發生在9月至12月之間。
美聯儲將貨幣政策由前瞻指引轉向經濟數據決定, 威爾遜認為這依然會出現行動“過緩”的風險,因為美聯儲目前參考的是兩個最滯后的數據:勞動力崗位和通脹,等到就業市場出現裂痕時,想要扭轉貨幣政策的負面影響可能為時已晚。
研究機構Ned Davis Research的報告則顯示, 美股處于歷史上全年最弱的時期:從9月6日到10月25日。美聯儲為應對通脹飆升而持續加息,不僅增加了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同時也增加了重新測試今年股市低點的風險。
Ned Davis首席策略師克里索爾德(Ed Clissold)表示,美股對年內低點的考驗是否短暫取決于美國能否避免衰退。統計顯示,非衰退熊市的平均持續時間約為7個月,跌幅為25%,這與今年上半年的調整情況相符, 衰退熊市則平均持續超一年的時間,區間跌幅將達到35%。
機構評估美國衰退風險
為了抑制通脹風險,如今美聯儲處于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強硬的加息周期中。在經濟動能逐步降溫的跡象下,外界對于其能否在不將經濟推入衰退的情況下實現控制物價目標的擔憂有所升溫。
先鋒集團(Vanguard)上周下調了對美國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并警告經濟風險。目前預計2022年美國全年的經濟增長率為0.25%-0.75%,低于8月預估的1.5%?!拔磥韼讉€季度,美國可能難以恢復高于趨勢的增長。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在未來12個月內約為25%,在未來24個月內為65%?!?/p>
貝萊德投資研究所(BlackRock Investment Institute)認為,美聯儲的決策者們可能會在對抗通脹中收獲成功,但這對風險資產而言卻是挑戰。貝萊德稱,投資者正在應對一個更為動蕩的市場環境,與20世紀80年代初的情況相呼應。在這種環境下,創紀錄的債務水平意味著利率的微小變化將對政府、家庭和公司產生巨大影響。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月表示,將致力于將通脹率恢復到2%的目標,但這一努力可能需要一段“低于趨勢的持續增長期”。今天他將出席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貨幣政策年會小組討論并發表講話,這也是他繼杰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之后的首次亮相。
“各國央行官員開始認識到現實,他們沒有將經濟影響置于抑制通脹壓力之上?!比蜃畲筚Y管公司貝萊德稱,“最終讓通脹回到央行目標或許會導致需求在衰退中被消化,這在短期內對風險資產來說是個壞消息。對于美聯儲而言,雖然無意馬上放棄加息,但這不會解決潛在的最大的問題,即產能下滑的影響。”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哈齊烏斯(Jan Hatzius)并未調整對衰退的看法?!白詮?美聯儲)今年年初開始提高基金利率以來,我們一直認為經濟可以實現軟著陸,盡管路徑很窄?!彼麑懙溃斑@需要持續的產出增長,通過大幅降低就業機會和適度增加失業率來實現勞動力市場的再平衡,同時還需要通脹大幅下降。”
哈齊烏斯認為,盡管仍有許多問題可能出現,美國經濟明年(溫和)衰退的概率繼續保持在三分之一?,F在看到一些令人鼓舞的跡象,表明經濟正在朝著上述三個目標邁進。其中生產要素的恢復最為迅速,此外2022年初的經濟放緩是為了應對戰后歷史上最大的實際可支配個人收入下降,這是由于財政支持減少,食品和能源價格大幅上漲。隨著財政緊縮效應已經過去,能源價格的再次下跌已經開始支持實際收入,這一打擊基本上已經結束。從負面來看,金融狀況的拖累仍在加劇 ,尤其是抵押貸款利率飆升。就業市場放緩處于早期階段, 在需求方面,工資增長開始減弱,近幾個月來凈增就業機會有所減少。勞動力需求的正常化可以逐步減少就業機會,而失業率相應會適度增加。
作者:樊志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