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經受住疫情及全球經濟下滑風險的考驗,實現營收和凈利雙突破,展現出我國經濟的韌性。行業冷暖有別,受資源漲價影響,采掘類上市公司業績亮麗,煤炭行業凈利同比接近翻番。民航、旅游、養殖行業上半年則經營艱難。證券時報·數據寶發布《2022年A股半年報營收排行榜》和《2022年A股半年報凈利潤排行榜》,幫助大家全面了解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經營情況。
證券時報記者 林麗峰
A股半年報收官。數據寶統計,A股公司實現總營收34.55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9.24%。占GDP比重達到61%,創歷史新高。實現凈利潤首次突破3萬億元,同比增長3.19%。
上半年,31個申萬行業中有15個行業總營收突破萬億,相比去年增加3個,數量創歷史新高,電力設備、公用事業、基礎化工躋身萬億營收行業。石油石化和建筑裝飾兩個行業總營收突破4萬億元,排名居前。營收居前的行業仍以傳統行業居主,除上述兩個行業外,銀行、交通運輸、非銀金融、有色金屬排名靠前。
從營收變動看,有19個行業營收正增長,12個行業出現下滑。增幅居前的以資源型行業為主,包括石油石化、煤炭、基礎化工、有色金屬,增幅均超過20%。電力設備行業受新能源行業高景氣度影響,營收大幅增長,是上半年增幅唯一超40%的行業。
房地產、綜合、社會服務、汽車四個行業上半年營收下滑超過10%,其中房地產下滑幅度最高,達14.62%。社會服務行業受疫情及政策影響,旅游和教育類公司營收下滑顯著,整個行業營收同比下滑11.2%。
上半年,凈利潤超過千億的行業有8個,相比去年增長3個,數量創新高,新增行業包括煤炭、建筑裝飾和通信。
銀行是唯一萬億凈利行業,也創造行業半年報凈利超萬億的歷史。石油石化、非銀金融兩個行業凈利均超2000億元。從增幅來看,煤炭、有色凈利潤增幅超過90%,其中煤炭增幅達到96.66%,幾乎達到全行業利潤翻倍。
農林牧漁、社會服務是唯二虧損行業,分別虧損131.08億元和22.67億元。農林牧漁行業虧損主要受養豬業拖累,行業龍頭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分別虧損66.8億元、42.8億元和41.3億元。
上半年,營收突破千億公司達到54家,數量創歷史新高。萬億營收公司達到3家,中國建筑首次半年報營收破萬億。
值得關注的是,單家公司營收也破A股紀錄,首次出現半年營收超1.6萬億元公司,中國石化、中國石油歷史最高半年營收分別為1.49萬億元和1.19萬億元,今年兩家公司營收均突破1.6萬億元。
數據寶發布《2022年A股半年報營收排行榜》,排行榜50強中,寧德時代名次提升最快,相比去年提升67位,公司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56%。另外,榮盛石化、比亞迪相比去年名次提升超20名。去年營收50強公司中,海航科技排名下滑最高,從去年的第30名下滑至4779名,主要受公司完成對英邁國際的剝離影響。另外,濰柴動力下滑25位跌出50強,中遠海控、綠地控股、上海建工等均下滑超10位。
今年進入50強公司仍以中字頭央企及金融公司為主,其中金融類公司達到12家(包括銀行和保險公司),數量最多;建筑類央企有7家,數量排名第二;交運類公司有6家,石油行業有5家。
上半年,百億凈利潤公司有51家,相比去年增加7家,數量創歷史之最。千億凈利公司數量保持穩定,仍是工農中建4家國有大行。數據寶統計,4家國有大行已連續7年保持半年報凈利超千億的水平,且是A股僅有的4家。
數據寶發布《2022年A股半年報凈利潤排行榜》,進入排行榜50強的門檻提高至103億元,南京銀行是唯一被擠出排行榜前50的百億凈利公司。相比去年,九安醫療和天齊鋰業排名提升幅度驚人,兩家公司均提升超2000位。
九安醫療今年排名第29名,名次提升2696位,公司凈利潤由去年的5000多萬元,提高至今年的152億元,已超過五糧液、通威股份、萬科A、格力電器等傳統白馬股。雖然上半年業績喜人,但公司二季度凈利潤僅為9.32億元,環比一季度下跌93%。
天齊鋰業恰好排在第50名,名次相比去年提升2088位,凈利潤同比增長近120倍。上半年,碳酸鋰價格持續維持高位,3月份一度突破50萬元/噸,相比去年的25萬元/噸,價格翻番。目前,碳酸鋰仍維持49萬元/噸左右的高位。
上半年虧損公司合計894家,占全部A股公司18.27%,虧損超億元有259家,僅占全部A股公司5%。共有4家公司虧損金額超百億,且均被民航公司包攬,包括中國國航、中國東航、ST海航、南方航空。
從虧損金額前100家公司行業看,房地產成為重災區,共有19家地產股排進前100名。另外,交通運輸有12家,醫藥行業有10家。
部分公司今年業績出現大幅下滑,去年半年報凈利超10億元,但今年上半年虧損超10億元的公司共有8家,包括牧原股份、華能國際、金科股份、彩虹股份、京滬高鐵、榮盛發展、陽光城和中南建設。
從背后原因看,疫情及行業出現劇烈變化是主因,比如京滬高鐵,直接因疫情導致列車開行數量大幅下降。華能國際因上游煤炭價格高企導致虧損,牧原股份則受豬肉價格下滑拖累。金科股份、榮盛發展、陽光城和中南建設4只地產股受行業低迷影響。
(本版專題數據由證券時報中心數據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