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資本局8月2日消息,奢侈品牌PRADA近日申請凍結奢侈品電商寺庫(SECOF.US)名下1100萬余元及相應價值財產,期限為一年。該申請被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裁定符合規定,并立即開始執行。
與多家合作伙伴有合同糾紛
天眼查APP顯示,該裁定源于普拉達時裝商業(上海)有限公司與上海寺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相關仲裁程序中的財產保全文書,申請人普拉達時裝商業(上海)有限公司是PRADA ASIA PACIFIC LIMITED(Prada亞太)的全資子公司。
除PRADA外,寺庫還與多家供應商或合作方發生合同糾紛。
天眼查APP顯示,2022年來,北京寺庫商貿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上海寺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作為被告涉及多起買賣合同糾紛、借款合同糾紛,原告公司包括沈陽商業城百貨有限公司、上海龍之夢百貨有限公司等。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曾分析認為,寺庫的問題與其經營相關,其定位為奢侈品,本身品類限制較多。因此商品不夠豐富,缺乏流量支持。同時當前消費者能夠買到奢侈品的渠道也越來越多。從比價上,免稅店的進口奢侈品性價比更高,而很多海外奢侈品牌在中國遭遇了滑鐵盧,而庫寺對于國潮產品的重視度又不足。其二,寺庫也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品類商品國際供應鏈不暢。
遭遇消費者接連投訴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寺庫也被消費者接連投訴。在黑貓投訴平臺搜索“寺庫”,相關投訴共有17210條。今年7月以來的大部分投訴,均涉及寺庫平臺不發貨也不退款、申請退款無反應等問題。在這些消費者投訴中,寺庫的反饋包括“系統升級”“退款審核”等原因,其中一位涉及金額18270元的消費者稱下單9個月了,寺庫未發貨也不退款。
對于消費者維權一事,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游云庭律師表示,從寺庫近期收到大量投訴看,需要考慮寺庫是否有償還能力。對于具體案件中的消費者而言,最好的維權方式是起訴,寺庫并非完全停止運營,后續法院可以進行強制執行。如果消費者考慮到訴訟維權的成本問題,可以選擇在互聯網法院起訴。另外,也可以嘗試向市場監管部門和消保委投訴,嘗試通過有關部門和消保組織維權。
在美股面臨退市風險
在資本市場上,寺庫也不太順利。
2017年9月22日,寺庫頭頂“中國奢侈品電商第一股”的頭銜,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為13美元/股。上市一年后,寺庫股價持續下跌,截至8月1日收盤價為0.26美元/股,相比發行價跌去98%。
2021年12月,寺庫公告稱,由于連續30個工作日股票收盤價低于1美元,公司收到納斯達克的退市警告。根據納斯達克上市規則,恢復合規的適用寬限期為180天,直到2022年6月15日,收到退市警告的公司股票收盤價需等于或大于每股1.00美元。
從收到退市警告至今,寺庫的股價未突破1美元,且走勢持續下降。對此,2022年6月,寺庫申請將其美國存托憑證(ADS)從納斯達克全球市場轉移至納斯達克資本市場。所謂納斯達克資本市場,是納斯達克專為成長期的公司提供的市場,財務指標要求沒有全球市場標準嚴格。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和2022年,寺庫的年報信息提交均出現延遲。未按期遞交的年報里,是該公司營收利潤雙跌的業績。2021財報顯示,寺庫全年營收為31.3億元,同比下跌48%;凈虧損5.66億元,同比增加547%。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俞瑤
實習記者 程璐洋
綜合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