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 萌
2022年以來,證券監管部門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直接融資。
據梳理,股權融資方面,今年A股超八成新上市公司為民營企業,募資額占比過半;債券融資方面,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專項支持計劃、科技創新公司債、交易費用減免等舉措陸續落地。
“總體上,民營企業融資環境已有所改善。支持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既可以解決民營企業遇到的實際困難,也促進了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申萬宏源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民營企業是資本市場的重要主體,大力支持民企發展歷來是監管部門的重要工作。
“資本市場在繼續大力支持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的同時,堅定不移支持民營企業創新轉型、健康發展。目前,民營上市公司數量已超過3000家,家數占比約2/3,近年來新上市的公司中民企已占到八成以上。”今年4月初,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上市公司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表示。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7月26日,198只上市新股合計募資總額3432億元(含首發上市、北交所上市),其中,165家民企募資1961億元,數量及募資額占比分別為83%、57%。另外,165家公司中,登陸創業板的(64家)數量最多,科創板(47家)次之,兩者合計占比67%;而分行業來看,民企主要集中于機械設備(26家)、電子(25家)、醫藥生物(19家)三大行業。
“多層次資本市場中,創業板、科創板更適合中小民企。兩個板塊主要定位于服務科技創新型、成長型企業。”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華區總裁王昕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境外融資方面,監管部門也持續拓寬優化民企融資渠道,2月份《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監管規定》發布實施,先后有13家A股公司推進GDR發行,而這13家公司均為民企。
“民營企業融資難仍然存在,尤其在債券融資方面,民營企業債券違約較多,資質一般的企業發債困難,市場信心仍待修復。”桂浩明說。
近日,證監會等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債券市場更好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通知》,旨在通過加強金融服務引導、市場監管規范和部門溝通協作等方式增強債券市場服務民營企業改革發展質效。
“隨著一系列支持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政策落地,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在逐步修復,未來有望出現好轉。”聯儲證券總經理助理兼債券業務事業部總經理吳麗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民企債券融資難是各類復雜因素長時間疊加而形成的,需要政府、金融機構、企業等多方通力配合,共同推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