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汽集團臨港乘用車工廠,完成復工復產壓力測試下的首臺新車下線。這輛備受矚目的新車,標志著汽車行業龍頭國企——上汽集團的產能逐步開始恢復,也傳遞了上海經濟工業順利復蘇的積極信號。
當前,在滬中央企業和上海國資國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多措并舉保障產業鏈運轉順暢。芯片、汽車等重點行業國有企業全面吹響復工號角,物流企業重點打通長三角運輸通道,金融企業重點幫助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
以點帶鏈 芯片、汽車龍頭企業產能逐步恢復
作為產業鏈上游的重要一環,芯片的生產供應關系著眾多下游企業。在上海市經信委公布的666家復工復產重點企業“白名單”中,至少有60余家集成電路行業企業。
中國電子旗下的上海積塔半導體有限公司,也在“白名單”之列。疫情發生以來,積塔半導體采取了“防疫穩產”與“戰疫保產”兩類應對策略:臨港廠區實施全域靜態管理,提前做好廠區內近千人生產、生活、防疫等各項物資保障,以不足60%的員工實現滿產,連續超額完成生產目標;虹漕廠區實施相對靜態化流動,對廠區進行網絡化管理,工程師入駐廠區,提早著手備品備件,目前已完成3月份保產任務,6吋線產能利用率恢復至45%,8吋產能利用率穩定在80%。
上海也是汽車產業重鎮?!鞍酌麊巍敝?,超三成企業與汽車產業鏈相關。
4月18日開始,上汽集團旗下上汽乘用車、上汽大眾、上汽通用、華域汽車、安吉物流等整車、零部件和物流企業,啟動復工復產壓力測試,19日即在臨港乘用車工廠下線首臺汽車。壓力測試前,上汽集團臨港乘用車工廠制定了防疫防控、健康篩查、閉環管理、準備保障和應急預案等一系列方案,還成立了包括安全、應急、后勤、消殺等在內的8個專業小組,對生產、生活、物料區域進行網格化管理。19日開始,工廠采取單班工作制,如果供應鏈能保持穩定,產能將逐步爬坡。工廠還對近400家供應商的產能、庫存、原材料進行了全面摸底,將盡可能協助支持供應商盡快復工。
疏通物流 重點打通長三角供應鏈
物流成為所有行業復工復產的關鍵問題。以汽車產業為例,產業鏈條長,“少了一個零部件主機廠都無法開工”。
4月18日,由上汽集團安吉物流公司承建的長三角重要物資應急保供中轉站(浙江-上海)正式投運并完成首次貨運交接,將推動省際重要生產物資進站流轉,打通長三角區域貨運“血管”。首批中轉站共6個,已建成4個,分別位于上海嘉定、上海閔行、浙江杭州、浙江寧波;另有2個中轉站在建,均位于江蘇。滿負荷狀態下,每個站點每天可以保障30臺20噸以上車輛的中轉需求。
相對于公路,水路受疫情影響較小。中遠海運、上港集團等航運企業快速開通“陸改水”“海鐵聯運”服務,全力暢通供應鏈物流。疫情期間,中遠海運集團重要崗位人員977人現場值守,全力確保在全球航行的1400多艘船舶、投資的58個碼頭和全球航線服務不斷不亂。
供氧輸血 國有企業金融服務助力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
保物流行業,是穩定產業鏈的重點舉措。為全面助力打通城市運輸大通道,上海國資委監管的金融服務類企業不斷優化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對物流企業及相關從業人員的金融支持力度。
上海農商銀行為圓通集團提供流動資金貸款、債券承銷包銷、國內信用證開證、國內信用證福費廷額度,授信總額達12億元。
浦發銀行陸續為上海永業、上海環境、百聯集團、申迪集團等在滬企業,以及蘇州城投、余姚高鐵、寧海交通等長三角區域重點企業的債券發行提供服務,重點保障零售百貨、交通運輸、商業服務等行業。
上海銀行針對運輸行業工作人員提供“商車貸”專屬金融服務,為卡車司機、城市配送經營者等特殊群體購買各類經營性用車提供資金支持,信貸支持余額近40億元,受惠司機4.3萬名。
穩定產業鏈,重在穩定市場主體。鏈上各環節的中小微企業獲得了來自上海國有企業金融輸血的“力挺”。
中化資本通過產融服務開放平臺上的“風神易貸”產品,專注解決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問題,今年3月對產業訂單支持比例達36%,為企業送來資金周轉“及時雨”。
浦發銀行推出16條措施,設立專項信貸額度2000億元,提供直接融資渠道1000億元,減費讓利中小微企業。比如,青浦支行為小微企業上海雅澳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提供1000萬元純信用貸款,及時完成“供氧輸血”。
上海銀行保障普惠金融供給,設立100億專項信貸額度,專項用于上海市小微企業疫情防控。比如,為國頌醫療辦理了“無縫無還本續貸”,解決燃眉之急,幫助其在疫情期間滿負荷運行生產防疫物資;為上海某微晶材料科技公司定制方案,3天之內即提供科創小企業專項并購貸款,其主營產品高端鋰分子篩有效作用于新冠患者的治療。
上海農商銀行出臺20項普惠金融舉措,同時設置200億元專項紓困資金,3月累計為小微企業實施無還本續貸30多筆近1.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