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財政收支預算是怎么安排的?錢從哪兒來,又將用到哪些方面?這些在“關于重慶市2014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5年財政預算草案報告”中都有詳盡表述,市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各代表團昨日進行了分組審議。
對于大家最為關心的2015年財政預算安排,報告在細化收支、擺明各項資金用途的同時,特意明確了三點:2015年財政預算,首先是保重點,以推動五大功能區域協調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穩增長;其次,保民生;第三則是控一般,厲行節約,嚴控“三公”、會議、培訓、節慶、論壇等一般性開支。
教育
市本級教育支出安排104億元
補助區縣83億元
用途:支持學前教育第二期規劃實施,落實義務教育免費政策,加快農村薄弱學校改造,落實鄉村教師崗位補貼政策等。
科技
市本級科學技術支出安排13億元
用途:支持基礎研究、應用技術開發、知識產權保護,促進科研機構提升創新能力等。
文化
市本級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安排10億元
補助區縣3億元
用途:提高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運行保障水平,推動文化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支持文化產業、媒體融合發展,支持文物保護和體育事業發展等。
社保
市本級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安排207億元
補助區縣70億元
用途:保障城鎮企業退休人員和城鄉居民養老待遇及時足額到位,做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資金平衡等。
醫療
市本級醫療衛生與計劃生活支出安排33億元
補助區縣109億元
用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由35元提高到40元,進一步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城鄉居民合作醫療財政補助標準從320元提高到380元,支持醫保藥品支付制度改革等。
環保
市本級節能環保支持安排22億元
補助區縣28億元
用途:繼續支持環保“五大行動”,支持三峽庫區水環境保護,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繼續開展公共安全和重大安全隱患治理等。
城鄉社區
市本級城鄉社區支出安排91億元
補助區縣66億元
用途:加快中梁山隧道等重點項目建設,啟動白居寺長江大橋、禮嘉嘉陵江大橋、土主隧道等建設,繼續支持100個農民新村建設和110個中小城鎮完善市政基礎設施等。
農林
市本級農林水支出安排41億元
補助區縣94億元
用途:落實糧食直補政策,保障糧油、蔬菜等主要農產品供給,繼續發展現代特色效益農業,健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等。
交通
市本級交通安排110億元
補助區縣16億元
用途:支持江北機場四期主體工程建設完工,推進五號線、十號線和環線等軌道交通建設,繼續支持成渝客運專線等鐵路建設,加快火車西站樞紐工程建設,推進1000公里高速公路建設,兌現“1小時免費優惠換乘”惠民政策等。
金融
市本級工業商業金融等支出安排35億元
補助區縣18億元
用途:落實小微企業發展、工業振興、非公經濟發展、商務發展和金融發展等專項資金等。
住房
市本級住房保障支出安排5億元
補助區縣4億元
用途:支持城市棚戶區改造、公租房及配套設施建設和農村C、D級危房改造,改善城鄉群眾居住條件。
安全
市本級公共安全支出安排44億元
補助區縣11億元
用途:繼續深化平安建設;支持司法體制改革;保障基層綜治經費;促進戒毒系統職能轉變;進一步提高公檢法司的人員、裝備保障能力等。
公共服務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安排44億元
用途:進一步調整優化基本支出定額,保障黨政機關、人大、政協和民主黨派、人民團體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
基金
市級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900億元
其中市本級支出585億元,補助區縣315億元
用途:主要用于補償征地拆遷農民,補充失地農民養老保險,保障城市房屋拆遷主體權益;支持高速公路、鐵路、機場和城市軌道等建設,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
經營預算
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安排30億元
用途:用于推動國有企業生產結構調整,支持國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解決職工醫保、養老保險、職工安置等歷史遺留問題等;政府購買污水處理服務等。
預備費
預備費安排9億元
用途:用于當年預算執行中的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處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難以預見的開支。
其他
其他支出安排62億元
用途:將按進度在執行中細化落實到具體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