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于6月18日的簽約儀式時至今日仍然杳無音信,大家都在猜測:上海市福彩中心在想什么?華彩控股在想什么?SG、Gtech、穗彩和思樂又在想什么?
近半個月過去了,本應該站出來說話的人默不作聲,而議論聲卻此起彼伏,連綿不斷……
事件回放
4月,上海市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公開招標彩票系統(上海福利彩票新銷售與管理系統技術服務)。
參加招標的企業有6家,分別是現系統提供商美彩科技及另一家美國公司集太電腦科技、香港上市公司華彩控股旗下的三環永新及其合作方貝英斯、深圳穗彩、御泰金融旗下思樂及申彩。
5月中下旬開標,5月末宣布華彩控股旗下廣東三環永新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北京貝英斯數碼技術有限公司中標。
參與競標的其他5家企業紛紛對招標工作提出質疑:
美國Gtech公司當場提出質疑;
美國SG公司發函質疑;
深圳穗彩則打算就此起訴招標方;
御泰金融旗下思樂及申彩亦通過響應方式提出質疑。
一場鬧劇就此上演。
質疑的主要理由有三個:
一是預中標人條件亦不合格。即預中標人“北京貝英斯數碼技術有限公司”或其聯合體投標的另一方“廣東三環永新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國省級電腦彩票系統中均沒有任何一個獨立電腦票銷售軟件和終端的完整案例?!耙虼?,預中標人不滿足合格投標人針對本項目的的特定條件?!?/p>
二是招標流程不符合規范。即開完標之后一直沒評標,代理機構和采購人可以看標書,還可以摘錄內容給評委。按規定這必須封閉,否則開標之后就要評標。
三是標書疑為聯合投標人量身制作。
耐人尋味的緩兵之計
6月10日,上海市福彩中心發布聲明稱:“上海福利彩票新銷售與管理系統技術服務”項目招標全程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并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以及相關規定,上海市福彩中心歡迎社會各界的監督,但對毫無根據、無中生有、惡意詆毀和誹謗上海福彩形象的言論,市福彩中心將保留訴諸法律的權利。
但上海方面的澄清函,被指過于模糊,不僅未獲得各方滿意,反而引來更強烈的反應:SG公司正式發布律師函,表示如果上海福彩中心不撤銷競標結果將起訴上海福彩中心;消息人士透露,穗彩公司也積極準備起訴事宜。
既定的6月18日上海市福彩中心與華彩控股的簽約儀式成為這次招標事件能否升級的“導火線”。
正當華彩控股及其合作方慶祝勝利并準備簽約儀式的時候,簽約儀式的時間表被一拖再拖了。
6月18日,本應該是上海福彩中心與華彩控股進行簽約的日子,但在當天相關各方卻接到了暫緩簽約儀式到下周也就是6月23日到27日的通知。而截至6月30日,簽約的日子仍懸而未決。
過去的13天到底發生了什么?天平還是否像開標一樣眷顧華彩控股一方?
亦真亦假的6大謠言
一時間謠言四起!
謠言一:某福彩中心正在對各家公司進行安撫,草莓加大棒;
謠言二:某福彩中心正在給中標方施加壓力,讓他們把“不利因素”盡快擺平;
謠言三:穗彩不中標是因為其收購的VSAT公司屬于前任中心主任的勢力范圍,而現任中心主任早已決定清理前任的老班底,穗彩站錯隊了!
謠言四:有業內人士說“外來和尚不懂中國國情,選國內公司是早已達成的共識”;
謠言五:有爆料人稱,思樂原本頗被看好,但是開標前夕,有關部門收到數封重量級舉報信,信中列舉了思樂數項罪證,思樂不幸“中槍”,在最后關頭被拋棄;
謠言六:有業內人士爆料,華彩控股通過重量級盟友影響有關領導,向招標組織方傳遞了“關照華彩”的信息,更有傳言稱,某公司曾支持某領導子女的留學費用。
有真相才有行業健康
一個“拖”字求自保,縱使謠言惑人間。
本應該是一次普通的彩票供應商招標事件,就像上海福彩中心11日回復媒體的那樣“按有關法規進行”。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事件發生最關鍵的時候,公眾聽不到當事人的聲音,看不到事件的真相,除了謠言,其他都在偃旗息鼓。
在整個事件中:
最可氣的是默不作聲的當事人;
最無奈的是媒體和廣大公眾;
最受傷的無疑是與全國老百姓息息相關的中國公益彩票事業的健康發展!
根據上海福彩發行中心官網數據,2013年上海各類福彩銷售額為375293萬元。以上海福彩每年平均銷售40億元計算,按中標方0.66%費率計算,7年合同累計需支付此項費用為1.848億元。
另一則數據是,上海市每年籌集福彩公益金超10億元,是支持中國社會福利和公益慈善事業的重要資金來源之一,上億人因此受益。
在公益彩票,這樣一個關乎社會福利與公益慈善的國計民生的事業上,個別公司利益和社會大眾公益之間,事件當事各方看到的不能僅僅是利益,應該是公益。(中華彩票網 張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