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入股荷蘭糧企Nidera后 中糧昨日宣布收購來寶農業51%股權
繼3月24日與荷蘭農產品及大宗商品貿易集團Nidera簽署入股協議后,中糧集團2日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消息稱,已與來寶集團(Noble Group)達成最終協議,中糧將收購來寶集團旗下的來寶農業51%股權,雙方將聯手打造農產品合資企業。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中糧近期的兩項收購與國內糧食安全問題有密切的關系,頻繁的海外兼并收購也表明了中糧海外布局的決心,但是能否充分地整合資源、利用好資源對中糧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文/記者周可、涂端玉
本報訊 中糧集團昨日宣布,將收購來寶集團旗下的來寶農業51%股權,此次交易為全現金交易,交易估值為2014年來寶農業賬面凈資產的1.15倍。2013年12月31日來寶農業的賬面凈資產約為28億美元,凈負債約為25億美元。
持股體現混合所有制
私募股權基金厚樸基金牽頭的投資團將作為少數股東和中糧按照混合所有制的形式共同持有來寶農業51%的股權。其中,中糧占比2/3,厚樸等財務投資人占1/3。
中糧董事長寧高寧將擔任來寶農業的董事長。來寶集團創始人和董事長Richard Elman將擔任來寶農業副董事長。
中糧方面表示,來寶農業將作為海外采購平臺,將其上游糧源掌控及交易資產直接對接中糧旗下企業的下游加工及分銷網絡,助推中糧全產業鏈戰略。
公開資料顯示,總部位于中國香港、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來寶集團,業務領域覆蓋農產品、能源產品以及金屬和礦石,在2013年世界財富500強中排名第76位。而建立于1998年的來寶農業是來寶集團的農業業務平臺,核心業務是從事谷物、油籽、糖的采購、存儲、加工、運輸、分銷和貿易。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收購來寶旗下的農業部門將幫助中糧打造強有力的農業貿易公司,這也正是中國實力薄弱的板塊。
控股資產達110億美元
據悉,中糧集團曾于3月24日與全球農產品及大宗商品貿易集團Nidera在荷蘭簽署協議,收購后者51%的股權,成為迄今為止中國糧油行業最大規模的一次國際并購。而在短短一周后,中糧集團又宣布收購來寶集團旗下的來寶農業51%股權。
根據相關數據,中糧集團總計已投資約28億美元用于達成此兩起并購,創下了中國糧油行業有史以來海外并購之最。通過兩次并購,中糧集團實現控股的總資產價值約為110億美元。
據了解,2013年,Nidera和來寶農業兩家公司糧食貿易及加工的年經營額共316億美元。并購完成后,中糧資產總額和營業收入將在國際上位于行業前列。
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表示,通過并購,中糧逐步完善海外布局,積極提升企業在世界糧油產地的收儲能力和國際貿易能力,立足全球視野滿足市場需求。
并購目標:打造“全產業鏈”國際大糧商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鄭宇潔對本報記者表示,中糧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動其“打造具有國際水準的全產業鏈糧油食品企業”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鄭宇潔認為,中糧希望通過跨國兼并收購,拓展海外糧油市場布局,掌握糧食生產、采購、運輸以及貿易等上游領域,增強對糧油源頭的把控能力;另一方面,加快多元化進程向農產品、食品等細分領域進軍,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加集團盈利能力。
深度解讀
為保國內糧食安全
央企出海獲得支持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鄭宇潔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糧近期的兩項收購與國內糧食安全問題有密切的關系。
鄭宇潔認為,中糧作為國內最大的糧商,具有央企的背景,很多糧油政策實施以及糧油市場化調控均與其有密切的關系。中糧如此大手筆的收購兼并國際知名糧油供應商等,會有國家政策的支持。國內糧食供求格局愈來愈微妙,耕地被占用、土地拋荒、農業勞動力人口老齡化等均威脅國內糧食安全,增強中糧實力,有利于保障國內糧食安全。
據了解,中國2011年首次超過美國成為農產品最大的進口國。2012年中國進口的糧油食品接近1億噸,占國內消費量接近13%。
對此,業內有分析認為,中糧收購Nidera和來寶后,其可以控制的糧食貿易量不僅可以滿足中國提出的適度進口的需求,還可進行第三國貿易。
鄭宇潔表示,對中糧而言,頻繁的海外兼并收購表明了中糧海外布局的決心,增強對國際糧油資源的把握,提升糧油貿易能力,與國內糧油加工、農產品食品銷售網絡相結合,有利于進一步增強中糧綜合糧貿商的實力,打造國內外、全產業鏈的大型國際糧商。前景宏偉,但是能否充分的整合資源、利用好資源對中糧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