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農發行印發《關于做好跨年度糧食和棉花收購信貸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行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認真做好跨年度糧棉收購信貸工作,切實保護農民利益,維護糧棉市場穩定,防止出現“賣糧難”、“賣棉難”或“打白條”問題。
《通知》指出,今年秋糧上市以來,東北部分地區玉米價格低迷,糧食加工企業需求下降,農民手中尚有大量糧食等待出售。隨著元旦、春節臨近,秋糧收購將迎來大規模集中售糧高峰,特別是東北四省(區)玉米和大豆臨時收儲貸款實行分還政策后,今年臨儲糧食收購點多、貸款企業分散,農發行責任重大、任務艱巨。雖然棉花收購高峰期已過,未出現“打白條”或“賣棉難”,但仍不能放松警惕。各級行要牢固樹立在不“打白條”的前提下防控風險的指導思想,密切關注市場變化,積極協同政府和有關部門,確保節日期間糧棉收購資金供應不斷檔,保證跨年糧棉收購順利進行。
《通知》要求,要把確保收購不出問題作為底線,緊緊依靠政策性收購解決收購問題,同時統籌做好政策性和市場性糧食收購工作。一是要全力保證最低收購價和臨儲糧食收購資金供應,結合收購企業布點情況,掌控好貸款節奏,既不能出現農民“賣糧難”問題,又要保證糧食質量,維護糧食市場穩定。二是要用政策性收購引導市場性收購,用托市糧食價格指導市場性收購,積極支持戰略性客戶和優質骨干龍頭加工企業入市收購,擇優支持風險承受能力強的購銷貿易企業參與收購,最大限度滿足農民賣糧需求。三是要嚴格按照規定條件和收購進度掌握貸款發放進度,嚴格糧食收購資金支付管理,重點監督大額資金和轉賬資金的去向,確保貸款用于收糧。強化糧食收購資金貸后監管,嚴防托市糧食收購出現以舊糧冒充新糧、低收高轉和轉圈糧等違規行為的發生。對于跨年度棉花收購資金供應工作,各級行要結合當地企業收購加工進度、企業交儲情況等因素,合理核定企業后續收購貸款額度,平穩有序供應棉花收購信貸資金,確保不出現賣棉難問題,同時重點做好促銷收貸工作。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