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代爾在論壇發表演講。 南方日報記者 吳偉洪 攝
日前,廣東省副省長陳云賢會見了來穗參加第二屆“中國新經濟力量論壇”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歐元之父”羅伯特·蒙代爾先生,雙方直接用英文就人民幣自由化進程和廣東經濟轉型發展等問題交換了意見。
●南方日報記者 謝夢 賈肖明 統籌 賈肖明
加快轉型升級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陳云賢:蒙代爾先生,很高興在此見到您,請允許我代表廣東省人民政府向您表示熱烈的歡迎。我知道您已經多次來過中國,對廣東也并不陌生。
蒙代爾:謝謝陳副省長。是的,我來過中國很多次。近日還在北京參加了一個諾貝爾獎得主論壇,主題是探討如何消除貧窮。我知道目前中國還處在城市化進程中,外來務工人員也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突出問題。我想知道,作為經濟大省的廣東目前有多少外來務工人員?
陳云賢:廣東目前境內的外來務工人員大約在2500萬至3000萬之間,這些務工人員大多來自四川、湖北、湖南等兄弟省份。
蒙代爾:我了解到,去年廣東人均GDP已經超過8500美元的水平,按照國際工業化進程的理論,廣東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險,對此廣東準備如何應對?
陳云賢:廣東省去年全省GDP達到9040億美元,位居全國第一,占中國內地經濟總量的1/9;進出口總額達9838億美元,占內地總量的1/4。正如您提到的,廣東省處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階段,為此我們也在加快經濟的轉型升級。
當前,廣東省正在積極改變傳統產業模式。我們在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培植新興產業點的同時,正著力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高新技術服務產業以及金融服務業。去年,《廣東省建設珠三角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獲批,借助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廣州南沙三大平臺,廣東正在著力推動粵港澳金融合作先行先試,合作發展跨境人民幣業務和跨境保險業務等等,逐步探討國際金融的合作發展。
人民幣應成為國際第三大貨幣
蒙代爾:您提到廣東正在加強與港澳在金融領域的合作,這讓我想到另外一個問題。不久的將來,廣東特別是廣州能否和香港使用同樣的貨幣?
陳云賢:目前人民幣和港幣還不能自由地跨境流通,因此香港希望建立起自己的人民幣境外結算業務。我記得在1961年,您在貨幣領域提出了很好的提議,歐洲也成功構建了歐元體系。在貨幣體系領域,您對廣東甚至全中國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蒙代爾:目前粵港兩地無法實現貨幣合作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人民幣尚不可自由兌換。在我看來,如果人民幣可以實現自由兌換,這對中國其他省份都是一件好事。
我聽說,一些人士擔心,中國富豪總量僅次于美國,位居全球第二,一旦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這些人會把錢移到國外,那么中國將流失大筆的財產。當然這不失為一種可能性。但是,一旦部分人將人民幣兌換成外匯,中國國內的貨幣供應將會緊張,反而會出現資金回流的情況。從英國的經驗來看,只要保持經濟競爭力,本幣在可自由兌換后,資金會很快回流,重新達到平衡。
中國GDP總量目前世界第二,人民幣也是世界十大貨幣之一,但于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而言,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太低。按照現在的規模,人民幣應成為國際第三大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