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周日回應市場八大質疑
光大證券“8·16”事件中上交所為什么沒有采取臨時停市措施?怎樣解決跨市場的不平等套利機制?
針對投資者關注的眾多問題,周日下午,上交所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回應市場八大質疑。
質疑1為何未考慮取消交易?
上交所新聞發言人:8月16日11時05分左右,上證綜指突然上漲,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等權重股均觸及漲停。上交所11點06分系統發出預警,光大證券交易異常,立即進行了應急處置和核查。
對本次光大證券異常交易,本所決定維持交易結果,并向市場公告“已達成的交易將進入正常清算交收環節”。這是綜合考慮了現有法律規定、相關市場影響和操作風險等因素后,審慎做出的決定。
從市場影響來看,取消交易的波及面廣,對跟風買入的投資者固然有利,但高位賣出的投資者則相應受損。可以想見,反對取消交易的意見也一定不少。
最后,從主要市場“烏龍指”事件的處置情況來看,采用“買者自負”原則處置的居多。
質疑2為何沒有及時發出提示性公告?
上交所表示,光大證券異常交易事件屬于錯量型“烏龍指”交易,交易所通常不作特別公告。
質疑3為何不臨時停市?
上交所稱,出于以下三方面考慮:一是現有的法律依據不充分。一旦動用停市措施,可能面臨依據不足、標準不明等質疑。二是市場必要性不突出。本次異動時間較短,且市場傳聞眾多,原因待查,臨時停市的事由和必要性一時難以判斷;另一方面,當日系股指期貨合約交割日,如實施臨時停市措施,對期貨市場影響較大。三是參考了境外市場在類似情況下很少啟用臨時停市措施這一通行做法。
質疑4為何沒有對券商自營進行前端控制?
上交所新聞發言人答復:從境外經驗看,由于市場機制的約束、市場參與人(證券公司)的自律擔責及事后追責機制強硬,加上注重交易效率,幾乎所有交易所都不對證券交易進行前端控制,只嚴格要求市場參與人在交收日(通常為 T+3 日)承擔交收責任,違者事后追責。
質疑5為何沒設置市場及個股熔斷機制?
上交所新聞發言人答復:證券交易的熔斷機制,是指當股市大盤或個股波動超過預先設定的標準時,觸發交易中斷或暫停的機制,具體還可分為大盤熔斷機制和個股熔斷機制。目前,部分歐美市場采用了這一機制。我國證券交易目前沒有建立熔斷機制,但實行價格漲跌幅限制制度。總體上看,在大盤和個股已有漲跌幅限制的前提下,熔斷機制的作用可能有限。但從給市場提供冷靜期以消化信息的角度看,熔斷機制有一定作用,本所將對此進行進一步研究和論證。
質疑6怎樣解決跨市場不平等套利機制?
上交所表示,我國現貨和期貨市場交易機制不統一,現貨市場實行“T+1”
制度,而期貨市場實行“T+0”制度。我國股票市場上主要是個人投資者,當日買入的股票不能“T+0”賣出;而期貨市場主要是大戶和機構投資者,當日買入的期貨合約當日可以賣出。
這就意味著,當股票市場出現異常波動,股指大幅下滑時,廣大個人投資者無法在當天將買入的股票賣出,無法規避風險;而大戶和機構投資者在股票市場所承擔的風險完全可以通過期貨市場實現風險對沖。
通過此次事件,市場的共識越來越充分,從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體現市場公平性的角度,有必要進一步抓緊研究論證股票“T+0”交易制度。
質疑7光大證券有沒有借 ETF 賣股票?
上交所表示,光大證券于8月19日開市前承諾,公司在制定并公布處置方案前,不會減持因“8·16事件”而購入的股票。此后,本所對公司相關證券賬戶進行了重點監控。截至8月23日收盤,公司相關賬戶未有減持行為,包括賣出股票,或將股票申購成 ETF 份額并賣出等變相減持行為。
質疑8今后還會發生這種事情嗎?
上交所新聞發言人: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快速發展,新業務、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交易所的監管也需要不斷完善,特別是隨著交易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市場產品的日益復雜,交易所前端控制的難度越來越大,加強事后追責就顯得更加重要。
股民小楊昨高興地告訴記者,市場需要三公。對 A股來說, 光大烏龍指事件影響大概可以暫告一個段落了,券商股周一會高開大漲。實行T+0交易,是上交所走向國際的一大步,也是廣大中小投資者期盼已久的。
上交所研究T+0投資者周日大呼利好
記者注意到,上交所周日表示,盡快研究論證 T+0 交易,保護中小投資者。讓人感覺這一闊別A股市場13年的交易制度“重出江湖”并非空穴來風,而是漸行漸近。
說起T+0,西安老股民都不陌生。親歷了那段歷史的一些老股民,昨日聽到T+0這個熟悉的名詞便眼中放光了。
股民商先生昨日告訴記者,實施T+0交易制度,對股民來說是個好消息。A股在1995年之前就是采用T+0的這一交易制度。通俗地說,T
+0就是指證券品種可以當天買進和賣出的交易制度。T+1就是 指當天買進證券品種后,要等到第二天才能賣出的交易制度。 A股市場 如果是T+0,每天的交易是不限的,每分鐘都可能面對可以兌現的盈虧,這對于許多利用工作間隙炒股的人來說,將是一種刺激和誘惑。
記者周日隨機采訪調查了7位股民。調查發現,大多數股民都對T+0交易制度寄予厚望,大呼利好。認為這能夠給自己帶來更多的賺錢機會,能有效對抗風險,是對散戶的保護。
而一些機構周日反而對T+1難以割舍。市場依然分歧。職業股民劉先生直陳:有看好 T+1 的投資者買進后盡可以一直拿著,別說 T+1了, 你就是T+2、 T+3、
T+10, 就是T+365都可以,隨你的便。但是你不能剝奪那些想T+0者當天賣出的權利。
投資者應從“烏龍指”事件中學到什么?
今年,股指期貨已成為眾多金融機構眼中的寵兒,隨之而來的各類套利交易也是大行其道。光大烏龍指事件,揭開了主力機構多種賺錢途徑的一角,把機構熱衷套利及程序化交易暴露在普通股民的視野之中。西安股民小萬今年略有盈余,此事件令小萬輕倉觀望,昨日醒悟道,“ A股水很深, 原來機構可以這樣賺錢。”“以前主力機構從2000點拉到4000點才能賺到的錢,現在加上股指期貨,來回500點就夠了。上周五下午A股驚魂跳水,這可能不是洗盤,或是主力機構利用銀行股做空打壓指數,是在股指期貨和A股間快速套利。用的還是老一套,砸權重股,使指數下來,股指期貨平倉空單,反手開多單,周—再把指數拉起,再平多單。然后將股票轉換成ETF賣出,卻將指數虛擬地拉高了,為更多股票拋售創造了條件。接著再重復這種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套利步驟。現在主力已經開始習慣這種套利賺錢的操盤新模式。而散戶死抱“多頭思維”,只能通過股價上漲和 T+1 交易方式來獲利,面對市場下跌則無能為力。要分析各種基本面、技術面,打聽小道消息,既要跟莊又要防莊。
“所以,散戶的日子非常難過。”股齡不短的私募李先生昨日告訴記者。記者上周從西安部分證券營業部了解到,部分活躍的股市大戶,已撤離股市轉戰股指期貨。已有16年股齡的朱先生今年就要滿55歲了,是一家煙酒商貿公司的老板,“股票現在不好做,主流的資金都在變,股民如果不跟著變,還停留在過去的時代,能賺錢么?我已經在股指期貨開戶,但還沒有操作,準備嘗試一下。”朱先生昨日說,股指期貨可以做空,又是T+0交易,機會相對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