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價令”被架空?
盡管很多購房者像周女士一樣因難以承受購房成本的變相增加而放棄購買,可依然有更多的需求等待釋放。公開數據顯示,金融街[簡介 最新動態]融匯636套房源,通過驗資的選房者達到1149名;中建國際港[最新消息 價格 戶型 點評][最新消息 價格 戶型 點評]1462套房源,參加搖號的有3813組買房人。
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7月第三周,北京商品住宅市場共有6個項目入市,其中除鴻坤·林語墅一個純新盤之外,還有包括首開熙悅山[最新消息 價格 戶型 點評]、中建國際港、金融街融匯等在內的5個老項目后期。在新入市的6個項目中,“日光盤”占比高達2/3。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6月份北京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高達16.7%,居全國之首。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分析認為,上述項目雖然大多一次性推出大量房源,但開盤均現熱銷,是由于今年上半年各區域市場供應普遍不足、需求大量積壓所致。
這一市場現狀亦給了開發商曲線漲價的底氣。
北京版“新國五條”細則中明確,今年北京房價控制目標是全市新建商品住房價格與2012年相比保持穩定。為控制商品房銷售價格,北京市住建委規定,對報價明顯高于項目前期成交價格和周邊在售項目價格的商品房項目,暫不核發預售許可證。
“拆分房價是房地產公司在價格管控下所做的一種被動的應對措施。”一位國企開發商高管對記者表示,主管部門對預售證的限制,使得市場上出現的變相漲價現象也是開發商的無奈之舉,由于各方面成本增加以及各個公司財務考核要求等,迫使樓盤有漲價沖動,然而限價卻壓住了房企銷售回款的渴求。
據了解,目前很多房企都在研究決定是否采用拆分精裝修的方式。而這一做法是否涉嫌違規的爭執已持續近四個月,但至今仍無定論。
北京市住建委相關人士并未就此問題給予記者答復,但住建委便民熱線的工作人員稱,近期收到不少關于樓盤變相漲價的投訴,需購房人向樓盤所在區縣住建委投訴,再由屬地進行調查。如果屬實,市住建委會對該企業進行處罰,并責令整改。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房地產處處長趙路興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述房企變相漲價的做法是在鉆政策漏洞,某種程度上應該是得到住建委的認可了,這亦反映出開發商有漲價的沖動,也暴露了通過行政手段對房價進行強制管理存在不小的問題,調控存在局限性,需要政府進一步完善。
更多的業界人士認為,精裝修拆分、捆綁銷售車位等是房企面對限價政策采取的短期應對方法,隨著限價的持續,未來還將有更多其他應對方式出現。要解決這些問題,政府首先應做好市場監管,如對目前存在的變相漲價的精裝修合同進行嚴查,同時仍需要將樓市放到市場規律中去。
上述接近北京市住建委的人士透露,住建委早就注意到市場上出現的相關情況,但是關于解決辦法尚在研究討論中。(中房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