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何山 張萍 趙有良)一流的農業設施、多樣的栽培基質、先進的栽培模式、高效的超季種植、全新的經營理念、便捷的信息通道,在商州區,無論是位于大荊鎮的秦土地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還是位于沙河子鎮的商州佳騫現代循環農業示范園、夜村鎮的商州綠緣生態農業休閑園,都能讓人眼前為之一亮,從中管窺到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態勢。截至2012年底,商州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已發展到8個,集約經營土地面積達1.5萬余畝,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現產值9.13億元,帶動農民人均收入達到5480元,比上年增長19.5%。
設施規模經營
有“陜南第一園”之稱的秦土地(大荊)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是全市第一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該園區規劃占地2500畝,總投資2.15億元,是一個融農業工程、現代生物技術、育種、育苗、種植、產品加工、銷售及農業示范、技術培訓、農業觀光、采摘、休閑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園區。
該園區2012年3月開工建設,僅用半年時間,就完成了投資7800萬元的一期工程,建成5180平方米的超大型文洛式連棟溫室、230畝的50棟高標準日光溫室、3000平方米的研發大樓。園區還引進種植生姜600畝,中藥材180畝,核桃建園900畝,年效益預算達3000萬元以上,帶動農民人均增收3000元,讓當地300多農民成為現代農業產業工人。
園區二期工程將整個5公里長的河谷地帶及兩岸淺山區的土地納入開發,建設全省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山地生態養殖基地、河川水面養殖基地和觀光農業旅游休閑度假基地。
科技要素先進
智能連棟溫室及研發大樓,稀、優、特農產品展示基地和高端農產品種植基地是秦土地(大荊)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的三個部分,均是一流設施的體現。智能連棟溫室由蔬菜工廠、未來生活館和婚紗攝影館組成。溫室主體規格高,由國內設施農業唯一上市公司北京京鵬環球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內部園藝設計和施工由中國農科院直屬公司——北京中環易達公司承建,整個溫室內擁有電子集成控制,雙向多控調節,自動噴淋系統以及自動化保濕保溫系統。
蔬菜工廠的生產技術,完全采取的是中國農科院高端專利產品,一改傳統的農業生產栽培模式,主要采取的是無土栽培,以水培、珍珠巖、陶粒、巖棉、草炭為基質,展示了袋式、箱式、管道式、支架、立體活體盆、漂浮式、淺液流(NFT)、立體巖棉等栽培技術,其中活體栽培系中國農科院國內獨創,是我省目前試種的唯一活體菜,未來產品直供北京。
植物工廠是未來生活館的一部分,由中國農科院設計制造,代表國內頂尖農業科技水平。植物工廠分為自然光、人工光兩大類。這里面采用的是人工光,人工光全部采用菲利普進口設備,可采用自然光、人工光種植冬蟲夏草、人參等珍稀名貴物種。
示范作用明顯
位于沙河子鎮張村的商州佳騫現代循環農業示范園,項目總投資1.4億多元,流轉土地2180畝,規劃建設“設施蔬菜標準化示范園、生態養殖園、休閑農業園、綠色采摘園”4大園區16個子園區。2011年投資2000多萬元,建成設施蔬菜面積540畝,埋設地下管網3500米,安裝滴灌設施8000米,生產蔬菜25種30萬株,開展優良蔬菜新品種示范2個,當年生產商品菜500噸,收入100萬元。2012年建成設施大棚100畝,生產商品菜1000噸,實現收入300萬元。園區采取“公司+專業社+農戶”的經營模式,為專業社及社員提供種苗、化肥、農藥、生產技術等產前、產中、產后服務,輻射帶動周邊1500多戶農民建設1000畝大棚蔬菜基地,年增加農民收入4000多萬元。同時建設良種豬擴繁場1個,年向社會提供二元母豬6000頭;建設商品代種豬場2個,年生產三元雜交商品仔豬10000頭;建設萬頭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1個,年出欄商品育肥豬10000頭,實現生態循環農業整體效應。示范帶動園區周邊村鎮農戶生豬存欄10萬頭、出欄15萬頭,產值2.7億元,人均養豬純收入達750元。目前,全區現代農業示范園帶動建成設施蔬菜面積4000畝,完成袋料香菇栽培1000萬袋。新建養殖小區5個,規模養殖場36個,建設戶用沼氣1642口。
綠色觀光生態
位于夜村鎮于塬村的商州綠緣生態農業休閑園,占地2000畝,總投資1億元,2011年3月開建后,現已完成投資1000萬元,建成集育苗溫室、設施蔬菜、農田體驗、生態餐廳、適時采摘、休閑垂釣、蓮池觀賞、健身廣場八個區域,二期工程投資8000萬元,計劃2015年前建成科研育苗示范區、畜牧養殖區、果蔬儲藏庫、綠色農產品加工區、物流配送區、農產品科研示范區。
綠緣生態農業休閑園以商丹循環公業園區為依托,積極探索城鄉統籌發展新模式,拓寬農業收益方式,延伸產業鏈條,實現經營收益的可持續性,從不同角度讓廣大市民體驗吃、住、行、游、購、娛、體、學、研、悟等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功能。
環保循環清潔
秦土地(大荊)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采用營養液循環系統,當一池子8噸的營養液循環到4噸時就添加營養液。其淺液流栽培僅以數毫米厚的淺液流流經栽培槽底部,使水培作物的根底部接觸淺液流吸水吸肥,上部暴露在濕氣中吸氧,較好地解決了根系吸水與吸氧的矛盾。
這里所用的基質全部經過消毒滅菌,本身無污染,生產的產品清潔衛生,生產過程中一律不用農藥,采取反光粘紙板誘殺昆蟲,一旦發生病害,整個植株無害化清理。由于采用的是無土栽培,采摘出來的果子特別干凈,且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商品優勢明顯。
日光大棚除了采取傳統的磚混鋼結構結實耐用外,還首家引進了山東壽光設施蔬菜專家設計的陰陽棚模式,陽面種植蔬菜,陰面種植食用菌,既有效節約土地,還能使光熱能量得到最大化利用,有利于提高產量產值和經濟效益。類似的佳騫現代循環農業示范園等,也實現了豬、沼、菜的循環生產經營。
現代節能高效
秦土地(大荊)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種植的圣女果有紅、黃、紫紅三種顏色,畝產均在7000到8000公斤,生長季有10個月的時間,市場價為50元一斤,而普通圣女果的市場價位保持在一斤5元左右。
引種自印度的布里塔茄子和產自荷蘭的白天使茄子,只要水分光照充足,可以長成茄子樹,多茬收獲,果肉細嫩,營養藥效兼具。這里的蔬菜都是立體栽培,產品面對的都是高端市場,雖然價格高,依然供不應求。
這里的藤蔓植物,如圣女果、彩椒、茄子都采用了壓盤落蔓技術,結幾茬果子,藤蔓到一定高度時,可以往下壓盤落蔓,以保持生長強勢,延長結果期,使高架栽培的中晚熟蔬菜品種獲得優質高產,種一料可生長一年四季,大大地壓縮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營效益。
透過現代農業示范園,農民們從中感知了一種全新的現代農業理念,有人說是“三高”——高投入、高科技、高產出,有人說是“六高”——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定位、高科技支撐、高水平施工、高速度建設、高效益產出。還有人深深地恐懼和擔心,以后的農業成了設施農業、規模農業、綠色農業、科技農業、生態農業、循環農業、高效農業,原本的農民已力不從心,只有跟著示范園區往前走。但有一點不爭的事實,越來越多的人已認識到,現代農業示范園科學地聚合優化了土地、資本、勞動力、技術等農業生產要素,通過土地流轉將農民變成產業工人。如大荊鎮西村,農民將土地流轉后,按照流轉面積,每畝地領取8袋面粉,明顯高于原種植收益,還可使青壯年勞力安心進城務工,為留守老人和婦女在家門口提供了打工掙錢的崗位。許多農民到園區上班,在自己地里干活掙工資,從單純靠種地生存搖身變為既掙薪金、又收租金的現代農業產業工人,收入大幅增長。目前,商州全區在現代農業園區的帶動下,已有5萬多農民變身農業產業工人,享受著土地租金和工資的雙重收入。
商州的現代農業示范園,掀起了山區農業產業化的蓋頭,成為引領商州農業產業化乃至全市農業產業化的引擎,讓人從中管窺到了山區農業現代化的曙光,叩聽到了高效農業現代化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