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新方案中也缺乏對于中小股民利益的補償制度,比如對于上市公司董事會進行集體訴訟等。對此, 深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全球證券市場,上市公司退市屬于市場常態,僅僅因為退市本身追究公司、公司高管以及相關機構和個人的責任在法律上并不成立。造成上市公司退市的原因多種多樣。
垃圾股股價或將迎來暴跌? A股2200點下還要承受陣痛
在上次創業板退市政策推出后,創業板在4月23、24日連續兩天暴跌,部分股票甚至出現了連續跌停的情況。對于此次主板上市公司退市方案對A股市場影響,長城證券研究總監向威達認為,“新方案出來后,主板市場的垃圾股股價將受到沖擊。從長遠來看,又有利于市場健康發展,以及市場投資觀念向價值投資方向的轉變”。
西南證券研發中心總監許維鴻(微博)認為,短期來看,新退市制度對退市題材股將造成一定的利空,但長期來說,將給整個股市的良性運作帶來利好。短時間內犧牲了部分企業的利益,但長期看是維護股市的健康穩定發展,對廣大股民利益也起到保護作用。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微博)表示,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制度的完善,有助于市場形成優勝劣汰機制,有助于規范運作。他認為,實施退市制度也是倡導理性投資,有了退市制度后,一些績差股的風險將更加明顯,同時績優股的安全性也會顯現,市場資源配置的功能得到強化。因此,有利于理性投資的建立,對市場有正面的促進作用。(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