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稱國務院調控樓市新政策將擠出4000億投資投機資金。它們中的一部分將轉向股市,一小部分可能轉入海外,包括海外樓市。
我們所處的一個世界是一個不平衡的世界,而聰明的人懂得利用這種不平衡而使自己獲得成功。正當美國房地產市場遭受金融危機萎靡不振之勢,中國樓市卻紅火異常,大批人瘋狂買房。
“提起中國概念,我們的外國合作伙伴很興奮。”美亞置業集團董事長梁健立帶著他的美國合作伙伴來中國推銷房產。去年,曾有各種團體組織中國購房團去海外抄底,“據我所知,沒有一個實際成交的,大家都是去旅游了。”梁健立說。
這一情況,已在2010年發生改變。當美國房地產商帶著項目踏出國門時,中國投資客的實力令其驚訝。
2010年4月17日至18日兩天的時間里,美國金門地產公司CEO蒂姆·威爾肯斯帶來的20套位于美國加州的房子,賣出了17套,成交金額超過800萬美金。“來之前蒂姆根本沒有想到會賣掉這么多套房。”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美國房地產的低谷期
蒂姆說,“我們現在所做的和20年前所做的事情相似,那個時候房價掉得很厲害,我們正在重復經歷以前的好時機。最近香港和臺灣的報紙都說加州房地產市場已經不行了,經濟環境那么差,但我們卻覺得這是很好的時機。”據了解,蒂姆帶來的項目價格下跌已經超過30%。2005年時,項目的售價是55萬美元,而現在只有36.9萬美元。加上人民幣升值的因素,實際跌幅更大。
梁健立說,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美國房地產市場遭遇重挫,至今仍處于最低谷,這也被很多業內人士認為是中國投資客抄底的好機會,而中國經濟總量和收入水平一直在提高,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已達到21.1%。
此外,蒂姆提到,過去兩年中國政府對外匯管制比較寬松,所以中國的買家到美國去買房,在美國做按揭相對比較容易。
梁健立很想告訴投資者,在美國購置房地產有多種優勢:美國有完善的法律,穩定的社會環境和相對簡單的購房程序,可以保障外國投資者的利益;人民幣升值與美元貶值為在美國購買房地產提供了低成本的購買機遇;租賃需求旺盛,房屋租金呈日益上升趨勢,得以保障投資者的租賃收益;目前的房產情況是百年難遇的長期投資良機。
相比較而言,美國房屋擁有永久產權;政府對房地產市場干預性不大;房地產價格完全公開化,法律禁止私自調價;政府支持購房者,有退稅和減稅政策;更強的產權保障,客戶資金先存放于監管賬戶(Escrow Account),產權轉移到購房者后再進行轉賬。其中最大的房產保障就是產權調查和產權保險,由中立第三方調查產權的歷史記錄,避免日后可能引發的產權糾紛;提供產權保險,并承擔產權發生意外時的賠償。
據了解,吸引中國投資者前往美國的最重要因素是法律框架。美國的房產法律制度健全,對投資人持有房產,出租房產,出售房產有完全的保護。在美國,所有的房地產所有權文件,諸如轉讓契據,都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在地方法院查詢記錄而很容易地查到房產交易歷史。而且,隨著政府記錄的數字化而可通過網絡獲取,了解一處欲購房產的信息變得更加容易。因為涉及到了房主身份隱私的問題,投資人完全可以通過美國的地產專業人士和律師來保護房主個人身份不被泄露。
梁健立用很短的時間講了一個故事,“現在去美國購房真的是一筆不錯的投資。”他說,“過去大家對美國購房有很多誤解,認為需要交很多物業稅來養房,但是我告訴大家,實際情況并不如此。”他舉例說,加州在美國50多個州中是相對稅率較高的一個城市。一套30萬美元的精裝修獨棟別墅,買房的費用不超過總價的1.5%,包括律師費、過戶費等費用。此外,加州每年會征收房產稅,是房屋總價格的1.1%,30萬美元的房屋要付3300美元房產稅,但日后如果房屋增值,房產稅依然按成交時價格為基數征收。此外,還有400美元的保險費和每個月95美元的物業管理費。而如果別墅以每月2000美元的價格出租,就無需個人承擔稅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