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央企全年可實現利潤總額1.3萬億元!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昨日表示,全年實現經濟增加值繼續保持在3000億元以上,絕大多數央企可完成或超額完成考核目標,“實屬不易”。
黃淑和說,2014年國資委對考核不達標、長期虧損、安全生產不達標等“不在狀態”的中央企業,將嚴格處治;在考核辦法中,將進一步深化經濟增加值考核,今后還將建立長效連鎖機制。
多數央企經濟效益繼續改善
昨日舉行的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工作會議上,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表示,今年中央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經營業績,預計全年可實現利潤總額1.3萬億元,實現經濟增加值繼續保持在3000億元以上,絕大多數企業可完成或超額完成考核目標。
而在前幾日的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毅則透露,今年前11月中央企業實現營收21.8萬億元,同比增長9.5%;實現利潤1.2萬億元,同比增長7.5%;上繳稅金1.8萬億元,同比增長5.4%。
對上述數據,黃淑和補充,今年前11個月,多數央企經濟效益繼續改善,虧損企業實現了大幅減虧。其中,中石化超過100億元,中國環能、一汽集團、華潤集團、中國國電等企業位居前列。
“在國內外經濟環境復雜多變的背景下,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黃淑和說。
2014年將嚴處“不在狀態”央企
不過,數據同時也顯示,2013全年利潤增量超過50億元的央企僅有11戶,僅占全部央企的一成左右;另外,還有不少中央企業連續虧損。黃淑和表態,2014年國資委對考核不達標、長期虧損、安全生產不達標等“不在狀態”的中央企業,將嚴格處治。
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是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必要步驟,國企尤其是央企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可或缺。黃淑和坦言,中央企業今后需要做好在淘汰落后、安全生產和節能環保等方面付出“沉重代價”的準備。
黃淑和要求,央企要將資本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提供公共服務、發展重要前瞻性戰略性產業、保護生態環境、支持科技進步、保障國家安全。
深化經濟增加值考核
黃淑和坦言,根據三中全會要求,中央企業業績考核中發現一些矛盾,國資委明年將啟動第五任期考核辦法的修訂工作,重點是圍繞適應市場化、國際化新形勢,以管資本為主、深化經濟增加值考核。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深化經濟增加值考核,著力在引導企業資本投向更加合理、資本結構更加優化、資本紀律更加嚴格、資本效率進一步提高上下功夫。”黃淑和說。
經濟增加值,是指企業稅后凈利潤與全部資本成本之間的差額。該數據能比較準確地反映企業在一定時間內為股東創造的價值,更加重視資金的使用效率以及資本回報率。
實際上,自2010年起,國資委開始對央企全面實行經濟增加值考核,抑制央企投資沖動和不重視資本成本的頑疾。黃淑和表示,目前大部分央企已將增加值指標的考核權重提高到了50%,其中中化集團、中國化工分別提高到了60%和70%。
黃淑和還透露,中國國資委正在轉向以經濟增加值考核為主的考核方式,今后將建立長效連鎖機制。
而張毅在26日的會議上也指出,國有企業要加快建立規范董事會,進一步健全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結構,深化企業內部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制度改革,形成更加市場化的經營機制,提高國有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趙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