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這個賣得好嗎?
工作人員:挺好的,去火里邊應該是最好的。
記者:這是奶粉伴侶是吧。
工作人員:對對對。
不光是在線下,打開淘寶網清伴旗艦店,清清寶也依然處于熱銷之中,翻看產品的成交記錄,最近一段時間幾乎每天都有交易,在產品的銷售網頁上,最顯眼的依然是對產品益智益視等功效的宣傳。記者通過與在線銷售人員的交談中得知,他們并沒有接到公司召回產品的通知,所有產品照賣不誤。除了江西每伴公司之外,記者注意到在奶粉伴侶市場上還有許多國際著名品牌的身影。比如亨氏公司就在中國推出了一款清兒潤產品,搶灘奶粉伴侶市場。
亨氏客服電話:我們這個營養奶伴侶可以幫助寶寶就是說,清火降火這些。寶寶店鋪都是有我們產品可以購買的到的。
記者注意到,在亨氏官網上介紹亨氏清兒潤的頁面上,宣傳重點除了清火之外,還宣稱這種產品有營造健康腸道環境的功能,而這樣的文字也同樣出現在產品包裝上。作為國際著名的食品公司,亨氏的這款奶粉伴侶產品是否符合我國對于嬰幼兒食品所制定的相關標準呢?帶著這些疑問,記者來到了亨氏國際北京辦公室,但是被工作人員告知這里只是業務機構,要回答這些問題只能聯系總部。記者又通過亨氏官網上的聯系電話和媒體問詢郵箱進行聯系,但直到節目播出時都沒有收到亨氏公司任何回應。
半小時觀察:
宣稱停產召回,但市場上照賣不誤;名稱包裝換了,內容還是照舊。不良企業這種躲貓貓的行為,不僅在考驗法律的尊嚴,更是在考驗相關政府部門的監管能力和執法能力是多還是少。市場上針對嬰兒的各種食品各類繁多,除了要靠消費者具備一雙慧眼之外,更要靠監管部門拿出負責任的態度,捍衛公眾健康,捍衛法律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