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當前天然氣定價機制多采取成本加成法,天然氣進口業務與國內天然氣價格形成倒掛。其中中石油披露年報顯示,受進口中亞天然氣及LNG虧損增大影響,2012年天然氣與管道板塊經營虧損人民幣21.10億元,比2011年的經營利潤人民幣155.30億元降低人民幣176.40億元,其中銷售進口天然氣及LNG虧損約人民幣419億元。
2013年第一季度,中石油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實現經營利潤人民幣11.00億元,受進口天然氣數量增加及進銷價格倒掛影響,比上年同期人民幣19.99億元降低45.0%,其中,銷售進口天然氣及液化天然氣(LNG)虧損人民幣144.5億元。
“隨著中石油天然氣進口業務的不斷展開,其進口業務虧損壓力加大,迫切需要進行天然氣價改,以減輕天然氣供應企業壓力。”王曉坤判斷說,當前定價機制已不適應市場發展,國內天然氣價改迫在眉睫,近期或將有新的定價政策出臺。國家出臺較為緩和價改政策的可能性較大,也有可能輔以財政補貼,預計大幅度的漲價較難實現。
王震也認為,從整體趨勢來看,中國天然氣的消費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國產氣的生產增速,進口氣越來越多,政策性因素導致的價格倒掛帶來的虧損也越來越多,天然氣價改宜早不宜遲。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天然氣消費總量1513.91億立方米,其中進口427.36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達到28%。(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