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城市快報》看到,隨著2012年年報進入披露高峰期,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了分紅大軍。截至上周末, A股已有 超百家公司發布了分紅方案,總計向市場派出超過70億現金紅包。不過,與往年市場熱捧高分紅公司所不同,今年股民只認業績。
據統計,截至上周五,A股共有119家公司公布了分紅預案,其中105家公司擬實施現金分紅,累計分紅現金7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向來不分紅的“鐵公雞”也加入分紅大軍。上市公司大方分紅本是件好事,但在不少股民看來,上市公司推出分紅,只是為了托高股價以便高管套現跑路。股民李女士說:“別聽公司忽悠!方大特鋼去年就盈利5億元,卻要向股民派發13億現金分紅,這分明就是往大股東手里送錢嘛。大股東旱澇保收,然后趁股價上漲套現跑路,最終還是小散最吃虧。”
一般來講,在上市公司發布高比例分紅預案前后,相關股價總會迎來一波上漲行情,不少投資者會盲目跟風買進。在業內人士看來,上市公司是否分紅不能成為投資者判斷公司價值的決定因素,選股時應更多考慮公司主業業績情況。
渤海證券分析師表示:“通常上市公司在盈利的基礎上,如果積累了較高的未分配利潤,才會給投資者分紅。如果公司業績低迷仍大筆分紅,投資者應警惕此類公司有托高股價,或為高管套現鋪路的嫌疑。在日常選股中,投資者應從兩方面選擇具有分紅潛力的優質股。首先,該股前三季每股未分配利潤均大于0.5元,且每股資本公積金大于1元。其次,公司前三季度業績應實現盈利,且年度業績保持預增。”(三秦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