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問題
飯碗牢端手中才能保社會穩定
【會議摘要】 會議指出,明年要夯實農業基礎,保障農產品供給。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我國有13億人口,只有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會大局穩定。要穩定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使務農種糧有效益、不吃虧、得實惠。
【解讀】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農業雖然只有10%的比重,但卻是整體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礎,也是每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點。“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就像報告中提的,“只有把飯碗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證社會大局穩定。”
今年的亮點在于,報告中提到創新農業經營體制,通俗地說,就是要探索更加合適的生產關系,加快現代農業生存,并且要從源頭上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這個生產關系的探索也要因地制宜,并不一定都是要搞大農業。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黨國英:此次會議對“三農”問題的表述與過去思路基本一致。“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意味著,我國對主要農產品仍需保持供求基本平衡。農業一直以來為我國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特別是在各個領域正在開啟改革進程的當下,更是凸顯了農業的根本性地位。
未來,農業政策將保持十六大、十七大以來的連續性,但在具體政策上可能有調整。政府仍將維持此前政策保障的力度,重在“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實。農業方面,在解決農業現代化、規模經營、農業產業化組織及耕地保護方面應投入更多的關注;農村方面,與城鎮化發展戰略相結合,通過轉移勞動力,農村的人口變少,農業資源相對變多,農民就可以富裕起來,使城鄉收入差距逐步縮小。此外,支農方式需要轉變,從以往支持農村龍頭企業轉向支持農戶,這樣才能真正讓農民受益。 新京報記者 鐘晶晶 沈瑋青
穩中求進,扎實開局,必須著力保障農產品供給。我國有13億人口,只有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會大局穩定。我國雖然糧食連年增產、庫存充裕,但主要農產品供求仍處于總量基本平衡、結構性緊缺的狀況。我們要鞏固發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好形勢,夯實農業基礎。 ——人民日報社論
樓市調控
堅持房產調控政策不動搖
【會議摘要】 會議認為,明年國際經濟形勢依然錯綜復雜、充滿變數,世界經濟低速增長態勢仍將延續,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明顯抬頭,潛在通脹和資產泡沫的壓力加大,世界經濟已由危機前的快速發展期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明年要繼續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不動搖。
【解讀】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童仲悅:此前有觀點認為十八大后,房地產調控政策可能會放松,我并不同意這個觀點。從中央層面看,對于房地產調控的決心是很大的,不要抱幻想,調控政策不會變。
未來,房地產整個行業的利潤率是可以接近社會的平均利潤率水平的,和世界其他國家成熟的房地產市場應該保持一致。
房地產行業是非常容易產生泡沫的,而且這些泡沫短時間難以消化,而一旦泡沫破滅,對國民經濟的傷害會非常大,這種例子在全世界已經很多了,中國不可能更特殊。但是,經過一年多的調控,目前國內房地產市場上的投資投機性需求已經明顯得到控制。如果沒有調控,今年房價可能會較此前大幅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整個調控環節中,行政手段用得比較多,是為了在前期調控中立竿見影。但是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將來可以考慮更多采用經濟手段,包括稅收、利率等,形成長效機制。
北京思源經紀副總經理任莉:調控不放松,其實一直都在強調。未來,對于房地產調控政策也不會更嚴厲。首先,因為國內的實體經濟還是沒有恢復;其次,經濟能夠持續發展是政府工作的主線,而房地產在現階段仍然是拉動經濟增長很重要的一方面,不可能一棍子打死。基于這兩點,我認為政策不會馬上放開,可能會鞏固現階段政策,不太會出更加嚴厲的調控政策。但是現在“一刀切”的調控政策并不科學,未來可能會進一步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