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蘇、云南、山東等多地出現縣鄉政府向行政事業單位職工“借資”事件。在帶有行政攤派融資的背后,是地方財政步入“貸款-城建-賣地-還貸-城建”的“怪圈”。
面對年息12%以上的高額利率,安徽一家縣級政府融資平臺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我們別無選擇。”
為了獲得更多的土地出讓收入,很多地方掀起建新城、新區的熱潮,政府前期需投入大量配套設施,所需資金,一方面通過銀行貸款,銀行貸不到資金,面向社會融資成為不二選擇。
今年5月,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洋馬鎮政府公布融資方案,鎮政府提供14.4%年息,向機關、事業單位所有干部職工下派任務。
據《中國之聲》報道,為了達到融資目標,鎮政府規定所有單位班子成員全年獎金20%用于捆綁考核。在干部職工的游說發動下,一般群眾也可以借款給鎮政府。
射陽縣洋馬鎮有關人士稱,當地為發展工業招商引資,需不斷進行村鎮基礎建設,大部分資金靠鄉鎮自籌,沒錢就只能先“借”。
融資年息可達15%
阜寧縣針對全縣行政事業單位下達融資任務,僅縣城管局一個單位被下派2500萬元任務,年利息500萬元
射陽縣向民間融資的方式不是孤案,今年9月,江蘇省大豐市新豐鎮也向內部職工傳達一項融資任務:正科級60萬元,副科級20萬元,普通職工5萬元,上不封頂。
“后來看任務難完成,正科級又漲到100萬元。”李勝利說,來游說的鎮干部稱,完不成任務就要被放假,什么時候融到資什么時候上班。
李勝利(化名)是江蘇省大豐市新豐鎮一家企業老板。最近,他成為鎮上多名領導“爭搶”的香餑餑。他們游說李勝利借錢給鎮政府,以充抵自己的融資任務。
10月20日,李勝利答應鎮上一主要領導,借資100萬元,年息23%。其中10萬元利息,年底就退給他,剩下的13萬元利息到期后與本金一起還清。
“比民間借貸有保障。”李勝利說,去年他借款給鎮政府,還款還算順利。由鎮財政擔保,利息也比銀行高幾倍。
類似情況在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等地也有發生。
今年1月,阜寧縣針對全縣行政事業單位下達融資任務,僅阜寧縣城管局一個單位就被下派2500萬元任務,年息500萬元。
城管局將任務分解給局機關和下屬的各機構職工頭上。其中,局機關普通職工一人20萬元;下屬機構正職60萬元,副職20萬元,中層10萬元,普通職工最低2萬元。
11月18日,內部人士稱,阜寧縣對各局機關制訂的融資利息也不相同,城管局融資年息可達15%,而衛生系統的年息只有12%。“這與各單位使用資金的緊迫程度有關”。
阜寧縣城管局向內部職工融資從2009年開始,截至今年已是第三次。內部人士稱,局里給職工一個縣財政的賬戶,直接向其匯款,拿匯款單據再到局財務科開收據。
記者獲得一份今年1月份開具的收據上寫著:“借資款”、“月息1.5%”。據介紹,這筆20多萬元的借款期限為一年,換算成年息為18%,到期后可獲得4萬多元利息。
2009年,財政部緊急下發文件要求堅決制止地方財政違規擔保向社會公眾集資的行為。但禁令并沒有剎住地方政府的集資行為,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政府集資甚至有加劇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