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大一片土地,拿地成本是多少呢?雖然未獲得皇明拿地成本的直接數據,但本報調查發現,有關成本很可能低于當地工業用地均價。
據《德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2009年市區城建計劃的通知》,“太陽谷”片區的建設由皇明集團等企業、德州經濟開發區共同投資2億元實施。
此外,“太陽谷”區塊所涉及到對當地刁李貴村的拆遷,該村約784畝土地,合52.7萬平方米。其中,作為皇明控股2011年的主要在建工程,為刁李貴村村民所設立的“刁李貴安置小區”的項目期末余額約為1.3億元人民幣。
該小區多位居民告訴本報,當時皇明給予刁李貴村村民的拆遷補償約為每戶15萬元。而小區內住房,則按每平方米不到1000元的價格(不同樓層有不同價格)再賣給村民。如果村民想要購買小區內的更多住宅,則需再掏腰包。
綜合上述成本計算,皇明獲得太陽谷3000畝土地的單位成本為每平方米246元,而2010年德州市工業用地的均價為每平方米336元。
另據公開資料,2008年1月,德州市政府除了給予皇明數千萬元的補貼外,當地開發區管委會、建委、財政部門等也被相關部門要求,最大限度地減免對其各類規劃設計及工程類收費,并作土地出讓金的返還。
“太陽谷”內的部分土地,雖然不符合土地利用規劃的一般耕地,但當地相關部門甚至還讓規劃部門調整規劃,并對用地指標予以優先解決。
獲6000多萬財政補貼
皇明之所以能大規模拿地,并獲得諸多優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搭了“世界太陽城大會”的便車。
“世界太陽城大會”由世界太陽城協會(ISCI)發起,而ISCI是由一些太陽能科學家發起的國際組織。2010年,第四屆世界太陽城大會在德州召開,據大會官網稱,主辦方為ISCI、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住建部、商務部、國家能源局、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家旅游局和山東省政府,承辦方為德州市政府。
而大會的主要會場,即設在“太陽谷”,大會具體的籌辦工作,也主要由皇明負責。
本報掌握的一組數據顯示,2010年,皇明的營業外收入大幅增加了近8400萬元,其中因籌建世界太陽城大會等,獲得了高達6843萬元的政府補貼。
德州市、皇明與“太陽城”這個概念的淵源,可以追溯到2005年。當時德州市政府稱,要將以皇明集團為代表的太陽能光熱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并提出要打造德州“中國太陽城”這一城市名片。
2006年9月,德州市又向世界太陽城協會遞交申辦世界太陽城大會的報告,4月后被獲準承辦。這一切都為黃鳴拿到3000畝土地并開發“太陽谷”提供了契機。
2001年至2007年3月,擔任德州市委書記的正是黃勝。
據《法治周末》報道,在黃勝案發之前,2010年4月王德才被“雙規”。而有關黃勝案的一些重要線索,就是由王德才提供的。
2011年4月德州市中級法院的判決書顯示,王德才在任德州市財政局副局長兼城市資產經營公司總經理期間,為一些房地產企業在低價競拍土地、減免開發配套費、借貸和拆借資金等方面牟取利益。(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