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但如此,作為全球金融泡沫的中心,英國制造了大規模的房地產泡沫。由于泡沫縮減,英國的經濟仰賴于政府的赤字維持。但是,未來并沒有一場能夠代替政府支持經濟的“生產力革命”。不排除英國就可能出現像希臘一樣的債務危機。
試圖通過刺激重現高速增長,只會帶來通貨膨脹。一旦通貨膨脹導致人心惶惶,將出現快速緊縮,從而引發另一場危機。2012年,或許就會到來。
作者為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摘自博客,有刪減)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只是復蘇過程中的反復
這次的危機與雷曼兄弟時候的危機不是一個數量級的了,把二者等同的說法有些過了,因為它的性質不是新一輪熊市的開始。
在經歷了第一次的探底之后,這次的波動更多是復蘇過程中的一次反復。此前迪拜危機、高盛事件曾出現這種反復,在未來還將出現類似的反復。因此我們不能過于樂觀,但也不能過于悲觀。必須注意的是,目前的調整畢竟是在資本市場已經上漲了100%的基礎上進行的,現在的調整雖然很猛,但也只是一個大的上漲過程中的急速回調。
未來,金融市場還會有很大的壓力,短期內的走勢會很難看。對于中國的資本市場來說,想要結束調整,可能需要四個方面的條件。一是國際經濟環境。二是房地產調控政策要趨于穩定。三是要保持融資、引資速度的平衡。四是各國政府或者地方政府要出臺一些穩定市場的政策。用一句話總結,現在的全球市場是在拖著沉重的步伐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