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文/圖 記者 馬澤平 通訊員 朱恢軍)1998年,在一次偶然機遇中,26歲的駱朝定由柞水一名教師跨進了公安大門,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
出警受傷
初入警營時,被分配到離縣城不遠的一個派出所工作,因對公安業務不熟悉,感覺又忙又吃力。下班不能按時回家、在家時隨時又要去單位加班、節假日不能正常休息等現象是“家常便飯”。做家務、給孩子輔導作業這些繁重的任務自然都落到了妻子一個人身上。為此,駱朝定一直深感無奈、自責和內疚。
2008年4月,駱朝定不會忘記,那是他穿上警服后第一次出警受傷。當時下梁派出所轄區出現一起群體性堵路事件,民警駱朝定和付詩根跟隨所長立即前往處置。他們正在現場做勸解工作,不料有些群眾情緒非常激動,不但對警察進行圍攻,駱朝定和同事受了傷。
救人生命
2011年,駱朝定離開縣局到小嶺派出所工作。小嶺是柞水縣礦產工業重鎮,礦山事故多,環境污染大,治安狀況復雜。駱朝定深知,在此工作將是對駱朝定從警生涯中又一次吃苦受累的嚴峻考驗。
當年5月11日,接報警稱李砭村五組村民汪某阻擋轄區一尾礦壩建設,導致不能正常施工,請求協助處理。駱朝定帶領所里一民警駕車剛到礦壩下面的大橋上時,中年男人汪某從尾礦壩下面快速往大橋方向跑來,邊跑邊喊“我不活了!我不想活了!”出于職業的敏感,有著多年基層工作經驗的駱朝定立即下車。此時,汪某的一只腿和大半個身子已經越過欄桿,瞬間就要跳下去。容不得絲毫猶豫,駱朝定迅速沖過去死死抓住汪某一只手。當時沖動的汪某差點將駱朝定也拽翻到橋下,好在隨行的民警及時趕到相助才轉危為安。隨后經過駱朝定耐心地開導和勸說,不但化解了雙方的糾紛,更重要的是及時救助了汪某寶貴的生命。
除夕破案
2012年1月16日深夜,轄區一小學教師在307省道小嶺鎮黑溝口路上行走時,被一輛摩托撞傷,后經搶救無效死亡,肇事者逃逸。除夕將至,妻子帶著7歲的兒子來到派出所陪駱朝定值班。1月22日,正值除夕之夜凌晨,值班的駱朝定獲悉“1·16”交通肇事逃逸案重要消息,當即出警,對嫌疑人艾某進行秘密調查。在證據面前,艾某對肇事后逃逸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除夕之夜,雖然沒能和鄉下年邁的母親吃上團年飯,但卻將這起影響惡劣、嚴重影響春節期間轄區社會穩定的交通肇事逃逸案成功告破,駱朝定如釋重負,激動之余,更是欣慰。
快樂工作
在駱朝定心中,做警察也是有快樂的。“你看這所上,寬敞舒適的辦公室、花園式的大院、標準的籃球場、整潔的生活區、團結協作的隊伍,都讓人覺得溫馨。”駱朝定說。其實在他心中,快樂還有很多,也來得很簡單。一次,駱朝定下鄉從一所中學附近路過,看到一個社會青年正在糾纏一名中學生,似乎想對這名學生做點什么,駱朝定快步往他們跟前走,那個社會青年一下子就溜了。那名中學生雖然只是一句簡單地“謝謝警察叔叔,有你們真好!”可他眼里投來的信任目光,讓駱朝定感受到了自豪和快樂。
2013年7月21日,轄區一重點項目正在加緊施工時,當地一婦女因與企業發生糾紛,將企業的路堵住不讓通行。駱朝定帶領民警前往處置,讓機械先行通過,道路恢復通行。經過耐心細致地勸說,一場眼看就要發生的惡性事件得到了順利化解。他沒想到的是,事后雙方都感謝他從中幫了大忙。這些小事讓他感覺到為群眾服務的無窮樂趣。
轉眼間,警營16載一晃而過,那是駱朝定人生最精彩的年華。盡管工作有自責、有煩惱,但更多的是為駱朝定帶來的鮮花、獎章和掌聲。如今,歲月的車輪不知不覺爬上了駱朝定的額頭,記載著匆匆流逝的光陰,但駱朝定一生無悔,他覺得警營生活多滋多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