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百貨業標桿的百盛近年來業績屢屢下滑,近日,其東四環店宣布整體改造進而暫時關閉。商業專家指出,百盛百貨面臨的窘境是傳統百貨店普遍面臨的問題,不向體驗型購物中心轉型就要等死,但是向體驗型購物中心轉型又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兒。
商場大門緊鎖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百盛東四環店,面朝四環的大門被建筑圍擋擋住,門口顯得很是狹窄。別有意味的是,建筑圍擋上寫著“自強不息、永爭第一”的字樣。百盛曾經是百貨業的標桿,20年前進入中國后,一度成為時尚購物的代表,也是不少逛街達人的首選地。然而,隨著時間的推進,百盛如今也要“自強不息”了。
在面朝四環的大門上,貼有一紙通知,上面說“因為7月1日要進行整體改造,改造給顧客造成不便,請諒解”,并留下了電話。記者看到,除通向地下停車場的大門仍未關閉外,百盛東、北、西門都已大門緊鎖,側門員工通道也已封閉。透過百盛東門玻璃窗,記者看到,商場一層歐萊雅、資生堂等化妝品專柜貨品均已清空,店內狼藉一片。大門上方還有“秋裝促銷”的海報,不過已經發舊,門口還堆有防洪用的沙袋,“百盛”的字樣上更是落滿了灰塵。建筑圍擋上還貼了一張治療性病的小廣告,這些都和時尚百貨格格不入。
今天上午,百盛東四環店客服中心告訴記者,關店是因為要整體改造,但是具體什么時候開業還不一定。記者問:“這個店是不是要永遠關了?”客服人員表示,她不清楚此事,還要等上邊通知。另外客服人員表示,7月中旬,百盛積分系統要升級,屆時百盛東四環店的積分也可以在其他店使用,不會影響顧客的使用。
此前,記者還多次致電百盛北京總部,但是沒有相關人員接受采訪。
關張在顧客意料之中
如今,百盛東四環店東邊面臨建筑圍擋,北邊則是一些小飯店,整體環境有些不堪。家住附近的劉女士正在遛彎,抬眼望了一下百盛:“我平時都不怎么來,這個地兒不好,往北有新光天地和萬達,那邊多熱鬧啊,這兒就孤零零一個店。”該女士的老公附和說:“你看周邊這環境,都是小平房、小飯店,關閉是必然的,誰逛啊!”
家住大望路附近的小李說,平時即使想去逛商場,根本想不起來家附近還有個百盛,“沒什么特色,當然記不住。”去百盛東四環店逛過的李先生說,這家店給他的第一感覺就是“冷冷”的,“一進去也沒有吃飯的地兒,也沒有休閑的地方,就是買東西,可是買東西,網上多方便啊。”此前媒體報道稱,百盛東四環店曾經因為客流稀少還被物業方予以清退過。
另外交通問題也是消費者普遍感覺不方便的地方。“雖然臨著東四環,但是好像一直在修路,一天到晚塵土飛揚的,你說離小區近,它也不近,我有一次從珠江帝景想要去這家店,開車繞了十來分鐘。”一位消費者說。
大郊亭商圈面臨尷尬
百盛東四環店位于大郊亭橋西南角,周邊商業有沃爾瑪和紅星美凱龍,周圍有珠江帝景、金茂府等高檔小區,這樣的地理位置可以說上佳。但是為什么這一商圈一直沒有培育起來?商業專家洪濤指出,百盛初期選址的不謹慎為日后發展埋下了隱患。在北京自造商圈并逐漸培養起來較為困難,孤立商圈無太多隨機客流會造成銷售壓力。
百盛面臨尷尬,其他商業業態怎么樣?今天上午,記者以顧客身份撥通了沃爾瑪大郊亭店的電話,客服人員表示,周一至周四,大賣場內人很少,只有周末,大賣場內人才多起來。紅星美凱龍也是如此。洪濤指出:“雖然紅星美凱龍是個大體量商業,但兩家客流有點分化,買建材的和買服裝的很難形成合力。”
百盛東四環店的凋零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也是必然的:在網店沖擊下,傳統百貨必須轉型,否則只有死路一條。
本報記者 于建 文并攝J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