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一季度的大幅下降后,中國4月份進出口有所恢復,同比降幅收窄。海關總署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3%,較一季度降幅收窄2.4個百分點。
其中,4月份我國出口1.16萬億元,同比下降1.4%,較一季度降幅收窄4.7個百分點;進口1.04萬億元,下降1.3%;貿易順差1122億元,減少2.3%。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說,我國的外貿形勢確實在改善,一是從4月世界經濟領先指標看,經濟好轉信號比較明顯,尤其是美國;二是去年4月基數與一季度相比較低。
數據顯示,5月份海關的征稅匯率為6.159,4月份的水平為6.13左右。若按美元計價,4月出口同比增長0.9%,進口同比增長0.8%。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稱,紡織品、鞋等產品的出口好轉,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民幣貶值。
“應該說4月份進出口的微幅回升與近期人民幣兌美元貶值有一定關系,有利于中國企業出口。”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張煥波表示,從整個國際形勢看,歐美及日本主要經濟體都在回暖,也有利于中國外貿的穩定。
張煥波指出,匯率目前已成為影響外貿企業的擾動因素,相較以往只有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的單邊預期,近期的貶值也令很多外貿企業不敢接單。但從長期看,匯率的雙向波動是一種市場化的方向。
展望未來我國外貿發展,“向好”是業內人士普遍的預期,基期效應減弱,海外市場好轉均是外貿回升的有利因素,但近期廣交會上所簽訂的貿易訂單數量卻同比下跌了12.6%,顯示我國出口形勢喜憂參半。
張煥波認為,隨著企業對匯率變化逐步熟悉,以及整體外圍經濟狀況轉好,估計中國完成今年的外貿增長目標問題不大,前景還是比較樂觀的。在李慧勇看來,對今年我國外貿的看法變得更為謹慎,實現7.5%的經濟增長目標會有壓力。
白明預計,下半年,高基數效應逐漸消失,國務院推出的各項穩外貿措施逐漸見效,加上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較好,這是看好的理由。不過,人民幣貶值的刺激作用將會遞減,對于全年外貿形勢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證券時報記者 許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