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供圖。
保監部門將用1年左右時間進行全面清理整頓 嚴防利用中介進行傳銷及非法集資
昨日,保監會宣布,從今年4月開始,保監部門將用1年左右的時間,對保險中介市場進行全面清理整頓。業內人士表示,在摸底風險之后,保監會將研究完善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市場準入退出機制。
有消息人士透露,現在部分地區出現了傳銷隊伍買中介牌照,更名后轉作保險中介機構,引起了地方監管部門的重視。記者了解到,廣東保監局在去年還下發通知,警惕不法保險中介機構和人員進行傳銷及非法集資活動。
文/ 記者周慧
去年泛鑫事件暴露出保險中介市場的內控漏洞。昨日,保監會召開保險中介監管會議,會上宣布從2014年4月開始,保監部門將用1年左右的時間,對保險中介市場進行全面清理整頓。
廣東保監局在去年還下發《廣東保監局關于防范利用保險中介進行傳銷及非法集資活動的通知》,警惕不法保險中介機構和人員進行傳銷及非法集資活動。
亂象一:
未獲代理資格代銷乘意險
去年1月~10月,廣州某保險代理有限公司與河源、韶關等地共23家汽車客運站(均無保險兼業代理資質)開展乘意險業務銷售合作。代理公司向客運站支付相應費用,并每月與客運站進行保費和費用結算,客運站以站場服務費用、中介手續費、運費等名義出具發票供代理公司入賬,上述時間保險服務費科目實際共支出198.6萬元。今年4月份,廣東保監局指出,上述行為違規,罰款3萬元。
亂象二:
虛構中介業務套取費用
重慶保監局上周五查處重慶某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其協助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將21筆直銷業務虛掛為代理業務,共涉及保費279024.73元。該保險代理公司收到太平財險重慶分公司支付的手續費60023.7元后,將其中的52820.85元以傭金形式支付給三名業務員,三人收到傭金后又將其全額返還給太平財險重慶分公司業務員。重慶保監局對公司總經理警告并罰款5.5萬元。
亂象三:
誤導承諾保險合同外利益
去年廣東保監局對原廣州某保險代理有限公司代理人伍某做出處罰決定,指出伍某在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期間,偽造印章,向客戶出具虛假證明、保險合同;擅自修改重要保險憑證,未經投保人同意辦理保單借款并承諾、支付投保人保險合同以外利益。廣東保監局決定給予警告、罰款7萬元,并吊銷《保險代理從業人員資格證書》的行政處罰。
此外,北京一家大型保險代理機構在2012年出現了電銷保險用語不規范等現象。北京保監局對該代理公司處以相應的行政處罰。
監管動向:
起草中介、營銷整頓方案
有消息人士表示,近期部分地區出現了傳銷隊伍購買中介牌照,更名后轉作保險中介機構開展保險業務,引起了地方監管部門的重視。地方保監局特別關注其業務模式、展業方法、制度分配等方面。
有廣東中介機構表示,去年以來,監管層就要求對于年繳費5萬元以上的客戶由保險公司親自面談客戶,保險中介要予以配合,進行資料的及時上報。
據介紹,此次會議后,保監會將成立保險中介市場清理整頓工作領導小組,由保監會副主席黃洪擔任組長,成員包括產險、壽險、中介、稽查等八個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保監會還專門起草了總體方案,以及保險專業中介市場、保險兼業代理市場及保險營銷等三個清理整頓專項方案。
利用保險中介進行傳銷及非法集資案件的主要表現
1.開展傳銷活動,以購買保險產品為入職或入會條件,以所拉“人頭”或其業績進行復式計酬等手段,從事非法集資活動。
2.以自制理財協議等形式向客戶收取資金,并向客戶承諾定期返還本金和高額回報,通過將所獲資金體外運作,獲取非法利益。
3.制售假保單,通過私刻保險機構印章、制作虛假保險票據等單證、售賣假保單等侵占客戶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