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油價連日大跌。
業內人士稱如果地緣政治問題升級油價或將反彈
本報訊 (記者井楠)周三到周四時間,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割的原油期貨價格大跌2.04美元,收于每桶97.99美元,跌幅達2%,為1個月的最低價。3月以來,受美國需求淡季來臨、大宗商品跌價影響,國際油價累計下跌幅度已經達到了6.6%。
美國政府部門計劃從其戰略石油儲備中出售最多500萬桶原油,是油價重挫的主要原因;同期該國新公布上周原油庫存數據增長,增幅幾乎相當于預期的三倍。
美國能源部計劃在14日的公開競標中出售部分原油庫存。對于出售戰略石油庫存,美國能源部發言人比爾-吉本斯說,“考慮到近期國內原油產量的大幅增長,這個系統也發生了顯著的改變。”他強調,這一次的測試的必要性在于“適當評估系統在意外干擾事件發生時的能力”。這將是美國自1990年以來,首次以測試作為目的釋放戰略原油儲備。本次出售的原油只相當于美國每天原油用量的四分之一,數額并非巨大。
部分機構將此次戰略原油儲備被釋放事件與烏克蘭動蕩聯系起來,認為美國是在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做進一步的準備。
廣州華泰長城期貨公司的周健銳認為,從去年下半年至今,美國頁巖石油產量大幅度增長,已經改變了美國原油市場的物流狀態。以往,石油都是從墨西哥灣向美國中部地區輸送,而目前原油輸送管線都已被逆轉了運送方向。在產業格局發生改變的情況下,美國政府更多是會出于經濟因素的考慮而調整原油儲備。
歷次拋售原油儲備影響力均為短線
記者查閱歷史記錄后發現,雖然出于“測試”目的的拋售戰略儲備行為在24年來只發生了一次,但在此期間,出于“原油價格上漲”、“儲備調整”等目的的拋售行為卻發生過了若干次,每次拋售對于油價產生的影響力無一例外均在短線,都沒有對國際油價造成深遠影響。
對于后市,專業人士的預期并不悲觀。廈門大學能源學院林伯雄教授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認為,僅美國拋售戰略原油一事,不會對國際油價造成致命打擊。2014年的國際油價,比較傾向于走出穩定震蕩的走勢;可能有一定的波幅,整體價格變動不會太大。目前油價缺乏持續下行的動能;如果烏克蘭事件等地緣政治問題升級,油價反而將階段性反彈。
華泰長城期貨周健銳認為,中線來看,油價后市波動利好利空因素相互抵消。利好因素是美國經濟曲折復蘇,能源需求增加仍是大的方向;不利因素是美元走高、美聯儲貨幣政策推行削減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帶給以美元計算價格的大宗商品較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