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CFP供圖)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淘汰落后產能、去影子銀行等政策
產生滯后反應 前兩月三大
經濟指標增長遜預期
今年1~2月三個宏觀經濟指標均低于預期: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零售銷售增速為11.8%,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17.9%。而住宅新開工面積甚至同比大跌29.6%,在此前公布的PMI數據以及電力等指標也已經顯現出下行的跡象。
分析認為,當下經濟狀況應該是經濟運行自身的下行壓力,此外,也是去年淘汰落后產能,去影子銀行等政策實施的滯后反應。統觀幾大指標數據,尚在合理可接受區間內。
展望未來,有專家認為,經濟增速降一些也并非全是壞事情,全年還是可以期待改革的紅利,而且未來政策有放松的空間,不過,現階段要經歷一段政策觀察期,估計二季度可能有穩增長的措施出來。
文/ 記者陳海玲、潘彧(除署名外)
中國國家統計局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實際增長8.6%。其中,2月份環比上月增長0.61%。
投資方面,1至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0283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7.9%。其中,全國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9112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1.5%。
消費方面,1至2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28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1.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8%。
經濟運行
自身存下行壓力
今年1、2月經濟運行情況低于預期,是近幾年的低點。海通證券宏觀分析師姜超認為,前兩月工業增速驟降至8.6%,出口也首次轉負,意味著經濟出現下行。
至于經濟下滑原因,廣發銀行高級交易員顏巖稱,這既有經濟改革的影響,也有經濟自身運行周期的問題。安信證券宏觀分析師尤宏業說:“數據表明,整個經濟下行壓力比去年明顯增加。原因一方面有些去庫存的色彩;其二,恐怕終端需求出現了較大的壓力。”
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主管溫彬具體分析道:1~2月工業增速下滑與PMI、PPI走勢一致,說明周期性產業去產能的壓力仍較大;消費放緩與CPI回落有一定關系,而打擊三公消費后,其恢復也需要一定時間;投資方面,與去年四季度少刺激政策、新開工減少有一定關系。
作為先行指標,發電量同比增長5.5%。 西南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仕元認為增速下滑有兩個因素:一是與各地關停項目較多有關,二是去年冬天氣溫較高,導致熱力需求和燃氣需求減緩。
但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首席經濟師祝寶良則顯得更為樂觀:“此前公布的PMI及電力等指標已看出下行的跡象,數據增長偏低在市場預期之內,只是下行幅度大于此前預測。當下經濟狀況應該是經濟運行自身的下行壓力,也是去年淘汰落后產能,去影子銀行等政策實施的滯后反應。統觀三個數據,尚在合理可接受區間內。”
中國經濟復蘇
會起起落落
談到未來經濟形勢,姜超表示,去杠桿、去產能帶來短期陣痛,藍天白云要求去工業化,短期經濟仍不容樂觀。尤宏業也認為一季度的經濟增速或會低于7.5%,但對于政府應該也不是不能接受。
首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王劍輝預計,此輪中國經濟的復蘇伴隨著結構調整,所以注定不會是一個直接的反彈增長,上半年中國的宏觀經濟會有起起落落。另外從昨日公布的數據也可以看出,現在中國經濟與外需的關聯已經有所減弱,外部環境的改善,也不能直接帶動中國經濟的顯著增長。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也認為,如果3月的經濟表現不能明顯好轉,一季度恐怕保不住7.5%的增速。但全年來看還是不用太悲觀,應忽略短期的季度波動,更關注中長期的平穩增長。
政策預期:需先經歷“觀察期”
胡艷妮
(中信建投研發部副總)
未來政策有放松的空間,但剛開完兩會,有一段政策觀察期,估計最早也要到二季度中后期才有穩增長的措施出來。
李慧勇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
接下來需要觀察3月能在多大程度上恢復,如果仍然不及預期,那么保增長的力度會加大,會通過信貸擴大,以及“十二五”投資項目的續建來對沖下滑。貨幣政策方面還需要看外匯占款,如果大幅減少,不排除逆回購和下調存準等方式。
尤宏業
(安信證券宏觀分析師)
1~2月數據需要合并季度數據來觀察才更有意義,不見得3月份就會出現政策應對,會先等一等,看一看。
沈明高
(花旗銀行中國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政策放松的可能性加大,穩增長壓力提高將擠壓改革的空間。淡化GDP增長是好事,可以減輕經濟繼續加杠桿的壓力。但是,以就業為政策底線,對政策制定者的要求也提高了。
劉利剛
(澳新銀行經濟學家)
目前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其實已有所松動,流動性狀況已大為改善。若進一步放松政策,增加財政支出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都是可能之選。
樓市:
1~2月銷售同比增幅下跌
本報訊 昨日下午,統計局發布1~2月全國房地產開發和銷售情況數據,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0.1%,銷售額增速同比下跌3.7%。這是這兩個數據從2013年3月至今持續下滑以來,首次跌為負值。
數據顯示,1~2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956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9.3%,增速比去年全年回落0.5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增長18.4%,增速回落1個百分點。
而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錄得同比增長,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0.2個百分點;但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27.4%;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回落更快,下降29.6%。
另外,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406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5%, 這是土地購置面積增速連續三個月出現下跌。
在資金方面, 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21264億元,同比增長12.4%,為近一年來的最低值。
預計:調整信號或加劇市場心理影響
對于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城市的情況,分類施策、分城施策,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認為,“一是分不同需求性質。二是分不同城市形態。然后,制定和實施不同的政策。有的打壓,有的保護。”而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部分城市的政策調控依然會出現,特別是類似南京等房價上漲較快的城市,“可能會加劇目前市場已經出現的調整信號對市場的心理影響。”
此前,北京市公積金中心進行政策調整,將按照北京市最新的最低工資標準進行貸款額度的審核。這意味著若個人繳存額度不變,部分市民的貸款額度將減少。而有媒體消息稱,不動產登記試點制度繼續推進,目前國土部已確定不動產登記試點城市,已選擇南京、寧波等數個城市作為試點,暫時無一線城市入選。有業內人士表示,不動產統一登記并不會直接作用于房價,但是條例出臺后引發的后續調控動作將有可能增加業主的持有成本,二手房供給量可能會相應增加,對于二手房價格肯定會起到平抑的作用。
業內觀點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
每年1~2月數據多出現“異動”不必驚訝
不必驚訝。其實每年1~2月,統計局的房地產數據,都會發生大幅“異動”,主要是季節性和統計上的問題,3月開始會慢慢回歸原來走勢。今年全年相比2013年,全國商品房銷量和新開工,仍將是正增長!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
受春節因素影響新開工量大跌近三成只是暫時的
新開工量的“低調”某種程度上受到假期效應的影響,在1~2月份春節效應影響下,房企的新開工熱情明顯減弱,尤其是在杭州樓盤降價的情況下,看跌情緒彌漫,市場很容易將這種行為理解為房企的悲觀情緒,但從土地市場來看,房企拿地熱情高漲,部分土地勢必在3月份以后陸續開工,所以該數值的下滑也是暫時的。
中海地產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郝建民:
流動性緊張程度不會超過2008年或2011年下半年的情況
雖然目前海外發達國家復蘇出現不確定性和新興市場出現波動可能會增加國內的經濟挑戰,而經濟增速也出現放緩,但是可以預見中國具有應對的能力和優勢。本輪經濟調整過程中,流動性緊張程度不會超過2008年和2011年下半年的情況。
BDI指數:
跌8% 創6年來當日最大跌幅
本報訊 (記者索冬冬)春節后迎來一波反彈行情后,航運業重要經濟指標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12日暴跌了8%,創下過去6年來當日最大跌幅。數據顯示,國際海運費快速上揚與鐵礦石價格持續下跌構成反差,有業內人士指出,近期鐵礦石運價大幅飆升某種程度上已脫離行業的基本面,目前運費價格上揚勢頭已被壓抑而轉入回調,而由于運力過剩及需求疲軟雙重壓制,市場難有出色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