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 (周銀祥 楊 軍)“今年這500架香菇可創收6萬元。”商南縣趙川鎮東岳坡村香菇種植大戶吳石頭近日指著他香菇架上那一朵朵鮮嫩的香菇對人說。在東岳坡村,像吳石頭這樣的種植戶還有不少呢。
地處滔河周邊的東岳坡村屬林多地少的山區村,全村210戶848人。近年來,村黨支部堅持抓黨建促發展、興產業、上規模的發展思路,利用黨員“三會一課”間隙和集中培訓的方法,向村民傳播木耳、香菇、養豬等方面的科技知識。村支部村委會把村里的種養業能人組織起來,成立“東岳坡村食用菌生產協會”、“東岳坡村養豬協會”,再由部分黨員帶頭示范,引領發展。至目前,全村三分之一的村民依托林木資源點種香菇,少的幾十架,多的幾百架,僅此一項,該村人均增加收入3000元。
村黨支部還注重引領村民發展養殖業。村支部書記王海青牽頭投入資金150萬元,建起占地3500平方米,圈舍面積1600平方米的養殖場,修建沼氣池16個,豬年存欄800頭,年出欄700頭,年產值100余萬元。在他的帶動下,該村先后建起宏源、順意、海軍、賢來、龍興等7個大型養豬場,僅余家溝一個村民小組就發展養豬大戶11戶,建成標準化豬舍28棟,引進天津標準二元母豬自繁自養,年出欄豬近萬頭,年純收入400多萬元,農民養豬人均純收入達到14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