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加拿大的里奇-帕特森夫婦和共同收養的中國女孩索菲一起玩舞獅玩具,感受中國傳統佳節氛圍。
1月11日報道外媒稱,對于從中國收養的孩子來說,春節有著特殊的意義。春節讓他們成為中國文化的“小大使”,盡管他們對中國文化沒有多少直接的了解。
美聯社稱,盡管沒有官方手冊規定,被跨國收養兒童的養父母應如何慶祝孩子故鄉的文化,但春節往往是亞洲兒童接觸故鄉文化的時刻。有些孩子的父母裝飾大門,舉辦聚會一起包餃子,還發紅包。他們在正月開始時打掃房間,快結束時掛紅燈籠。其他家庭的慶祝方式比較簡單,他們和朋友在餐館一起吃點心,在中國人聚居區觀看舞龍。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慶祝春節的方式也開始改變。一些家長懷疑自己做得不夠。還有一些人根本不過春節。
生活在拉斐特的簡?里舍說:“在南路易斯安那,我們無疑是中國文化的大使。”她和丈夫有一個從中國收養的10歲女兒。
里舍說:“在她小時候,我試圖更多地展示中國文化,如裝飾房間和包餃子。但現在她長大一些了,我們主要談論中國,中國的歷史和習俗,甚至包括政治,以便她能夠理解她為何在這里。她是個喜歡深入思考問題的孩子。”
來自新澤西北部的卡倫?伯格斯從中國收養了兩個女孩,年齡分別是10歲和5歲。她們在春節穿真絲旗袍,帶蔬菜撈面、橘子和幸運曲奇上學。
伯格斯說:“我肯定未能帶來一種真正的體驗,但孩子們喜歡慶?;顒?,也對中國文化有了一些了解。”(中國日報)